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其二》
《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

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

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0)
注释
文卫:指有文化修养的守卫。
罗新圹:布置新的墓地。
仙娥:比喻美丽的仙女。
暝山:傍晚的山,这里指昏暗的山岭。
雪云:像雪一样的云层。
陇合:陇地汇聚,可能指地形特点或地域范围。
箫鼓:箫和鼓,传统乐器,常用于丧葬或仪式中。
望城:远眺城市。
寒树:冬天的树,也指给人以寒意的树。
风难静:风不停息,也指心情难以平复。
霜郊:覆盖着霜的郊外。
夜更闲:夜晚更加寂静。
哀荣:悲痛与荣耀并存,通常指对逝者的追思与尊荣。
孝嗣:孝顺的后代。
仪表:风度、品行。
河间:地名,也可能象征着广泛流传的美德之地。
翻译
文德护卫着新墓地,仙女们隐没在昏暗的山岭。
雪云覆盖着陇地相聚,城外遥望,箫鼓声渐渐回荡。
寒风中的树木难以平静,霜冻的郊野夜晚更加宁静。
深厚的哀荣归于孝顺的后裔,他的风范留在了河间。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哀伤与怀念的情感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已故去者的深情缅怀。开篇“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一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葬礼现场的画面,其中“文卫罗新圹”表明了墓地的庄严与肃穆,而“仙娥掩暝山”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氛围,仿佛死者已然升入仙界。

接着,“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两句,通过对雪云和箫鼓声音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凄清与孤寂的情感。这里的“雪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而“箫鼓”的声音,则像是诗人心中的哀伤在呼唤。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两句,更是深化了这种凄清孤寂的情绪。冬天的树木因寒冷而无法安静,象征着内心的不宁与不安;而“霜郊夜更闲”,则描绘了一种更加深邃和空旷的夜晚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时间静止、世界寂寞的感觉。

最后,“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两句,以对亡者的哀悼与怀念为核心,展现了诗人对故太妃的深切缅怀。这里的“哀荣”指的是对于逝者生命荣耀的悲痛,而“深孝嗣”则体现了诗人作为子孙对先人的孝顺之情;“仪表在河间”,则可能是指故太妃生前的美德如同河流一般流传于世,成为人们心目中不朽的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哀思与怀念,是一首集悲壮与柔美于一身的挽歌之作。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赠隐者

门前虽有径,绝向世间行。

薙草因逢药,移花便得莺。

甘贫原是道,苦学不为名。

莫怪苍髭晚,无机任世情。

(0)

水帘吟

万滴相随万响兼,路尘天产尽旁沾。

源从颢气何因绝,派助前溪岂觉添。

豪客每来清夏葛,愁人才见认愁檐。

嘉名已极终难称,别是风流不是帘。

(0)

摩诃池赠萧中丞

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旧仙舟。

凄凉逝水颓波远,惟有碑泉咽不流。

(0)

题花叶诗

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

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0)

赠黄蘖山僧希运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0)

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

好闲知在家,退迹何必深。

不出人境外,萧条江海心。

轩车自来往,空名对清阴。

川涘将钓玉,乡亭期散金。

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

曾为诗书癖,宁惟耕稼任。

吾兄许微尚,枉道来相寻。

朝庆老莱服,夕闲安道琴。

文章遥颂美,寤寐增所钦。

既郁苍生望,明时岂陆沈。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