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冷清谈倏半年,渴心如忆岭头泉。
自惭托迹多南北,无复从游学圣贤。
莫谓卑飞同斥鴳,已全高洁慕鸣蝉。
荒凉不厌幽居趣,假道何妨试著鞭。
耳冷清谈倏半年,渴心如忆岭头泉。
自惭托迹多南北,无复从游学圣贤。
莫谓卑飞同斥鴳,已全高洁慕鸣蝉。
荒凉不厌幽居趣,假道何妨试著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欧阳澈所作的《寄良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良臣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在南北奔波、远离圣贤之学的感慨。诗的前两句“耳冷清谈倏半年,渴心如忆岭头泉”,生动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清谈之中,内心如同渴望着山岭上的清泉一般干渴。后两句“自惭托迹多南北,无复从游学圣贤”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四处漂泊、难以亲近圣贤之学的自责与无奈。
接着,“莫谓卑飞同斥鴳,已全高洁慕鸣蝉”两句,诗人以斥鴳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低微之位,但依然保持高洁的品质,向往着鸣蝉般的自由与高远。最后,“荒凉不厌幽居趣,假道何妨试著鞭”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即使是在荒凉之地,也乐于其中,并愿意为了追求知识与真理而暂时离开幽居,踏上求索之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比和自喻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之间复杂情感的思考与感悟。
一幅潇湘不易求,新诗谁遣送闲愁。
遥知水远天长外,更有离骚极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