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看梅恨不早,而今顾索晚方开。
朝来已作二月暖,花事应怜老境催。
防护可加人漫巧,飘零未免句空哀。
夜深耿耿欲忘寐,明日更忧风雨来。
忆昨看梅恨不早,而今顾索晚方开。
朝来已作二月暖,花事应怜老境催。
防护可加人漫巧,飘零未免句空哀。
夜深耿耿欲忘寐,明日更忧风雨来。
这首宋诗《咏书斋梅》是赵蕃所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催人老的感慨。首句“忆昨看梅恨不早”,回忆起过去未能早些欣赏梅花的遗憾,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次句“而今顾索晚方开”则写现在梅花虽迟但终于开放,暗寓人生迟暮但仍能欣赏到美景的欣慰。
“朝来已作二月暖”,通过早晨温度上升,暗示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化无常。“花事应怜老境催”,梅花盛开仿佛在怜悯诗人的老去,加重了时光催人老的感慨。接下来,“防护可加人漫巧”,诗人感叹人事纷扰,即使巧心防护也无法抵挡岁月的无情。“飘零未免句空哀”,诗人以梅花的飘零自比,表达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诗句中流露出的哀伤。
最后两句“夜深耿耿欲忘寐,明日更忧风雨来”,诗人深夜难眠,担忧明日风雨将摧残梅花,寓言人生的风雨不定,增添了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梅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岁月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屈指朝廷士,谁能望素风。
贤良方正举,父子弟兄同。
鄙谚黄金贵,愚儒白首穷。
今看一战霸,信有万夫雄。
官秩南宫峻,天文右掖通。
埙篪谐大雅,鸿鹄起层空。
帝予夸乡乐,民怀济物功。
吴人真得虎,汉守去凭熊。
山势端临北,江流正直东。
遥知子牟意,故在九城中。
麻侯昔为莱子国,海滨渔人献文石。
云是秦始皇帝东巡碑,二十一字李斯迹。
桑田变海岸为谷,此石亦沈沧海侧。
浪翻水转石段空,偶存数尺非人力。
文章虽传失首尾,犹与史记无差忒。
字形讹缺非昔时,蛰龙病虺相排迮。
念昔属车八十一,气如虎狼食中国。
方士献策通神仙,谀臣奋笔夸功德。
始皇未死名已灭,秦地初分石皆泐。
迩来似觉天意然,欲令后世羞其惑。
君不见夏禹九鼎传三王,末年乃随殷社亡。
时平往往暂一见,龙文玉铉曾无伤。
圣贤作事宜万代,事非圣贤多立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