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王定民》
《答王定民》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开缄奕奕满银钩,书尾题诗语更遒。

八法旧闻宗长史,五言今复拟苏州。

笔踪好在留台寺,旗队遥知到石沟。

欲寄鼠须并茧纸,请君章草赋黄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dìngmín
sòng / shì

kāijiānmǎnyíngōushūwěishīgèngqiú

jiùwénzōngchángshǐyánjīnzhōu

zōnghǎozàiliútáiduìyáozhīdàoshígōu

shǔbìngjiǎnzhǐqǐngjūnzhāngcǎohuánglóu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开缄奕奕满银钩”,“开缄”指书信的封口,“奕奕”形容丝线或纸张的细长,而“满银钩”则是古代书信的一种装饰,银钩用来锁定书简。此句描绘了书信的精美与郑重。紧接着“书尾题诗语更遒”,表明在书信的末尾附上一首诗,诗中语意更显沉郁。

第三句“八法旧闻宗长史”中的“八法”可能指代某种文学或艺术的规范,而“宗长史”则是对历史或传统的尊崇。第四句“五言今复拟苏州”,“五言”指的是五言诗,即每行五个字的诗体,而“拟苏州”则表明诗人试图模仿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的文学风格。

第五句“笔踪好在留台寺”,“笔踪”指书写时留下的墨迹,“留台寺”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暗示作者曾在此处留下文字。紧接着的“旗队遥知到石沟”,“旗队”可能象征着某种信息或消息的传递,而“石沟”则是一个地名,这句表达了远方的友人通过信件得知诗人的近况。

最后两句,“欲寄鼠须并茧纸,请君章草赋黄楼”,“鼠须并茧纸”形容书信的精致与轻巧,而“请君章草赋黄楼”则是在请求对方用最好的文字描述黄楼之美。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渴望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书信文化的尊重,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情感寄托。每个字、每个句都充满了诗意和文化韵味,是一幅生动的宋代文人生活图景。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会将作崔监东园

墙北走红尘,墙东接白云。

山光衣上见,药气酒中闻。

此会诚堪惜,穷秋日又曛。

人间唯有醉,醉后复何云。

(0)

入塞曲

留滞边庭久,归思岁月赊。

黄云同入塞,白首独还家。

宛马随秦草,胡人问汉花。

还伤李都尉,独自没黄沙。

(0)

宿澄泉兰若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

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

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0)

肃宗挽歌

国以重明受,天从谅闇移。

诸侯方北面,白日忽西驰。

龙影当泉落,鸿名向庙垂。

永言青史上,还见戴无为。

(0)

送韦湛判官

高阁晴江上,重阳古戍閒。

聊因送归客,更此望乡山。

惜别心能醉,经秋鬓自斑。

临流兴不尽,惆怅水云间。

(0)

破暗衣珠明有焰,照窗心月净无尘。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