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趋朝者,孤城保障哉。
一琴单父后,双舄尚方来。
雨露穷檐普,风云傍阙回。
瞻天浮瑞色,郎宿近中台。
万里趋朝者,孤城保障哉。
一琴单父后,双舄尚方来。
雨露穷檐普,风云傍阙回。
瞻天浮瑞色,郎宿近中台。
这首诗描绘了苏明府远赴京城朝见的情景,充满了对他的敬意与祝福。首句“万里趋朝者”直接点明了苏明府的壮志与决心,他跨越万里的距离,只为朝见,展现了其忠诚与奉献的精神。接着,“孤城保障哉”则暗示了出发地的孤独与坚强,仿佛是在说,即使前方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但有坚强的信念和决心作为支撑。
“一琴单父后,双舄尚方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苏明府比作携带琴瑟的文人,以及穿着官靴的官员,形象地展示了他既有着文人的风雅,又肩负着官职的责任。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化的尊重,也表明了他在官场中的地位与身份。
“雨露穷檐普,风云傍阙回”描绘了京城的景象,雨露普降,象征着朝廷的恩泽遍及四方;风云环绕皇宫,预示着苏明府即将受到皇帝的接见与赏识。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苏明府即将获得荣耀的期待与祝福。
“瞻天浮瑞色,郎宿近中台”则是对苏明府未来的美好祝愿。瞻仰天空,看到祥瑞之色,预示着他将得到上天的眷顾;而“郎宿近中台”,则暗示着他即将成为朝廷的重要人物,地位显赫。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苏明府个人命运的乐观期待,也体现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明府赴京朝见的描绘,展现了其忠诚、坚韧、文雅与官职的双重身份,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充满了对国家与人民的深情厚意。
吴颠越蹶,玄黄战罢,无多钱赵兴亡。
城柝宵严,宫鸦晓起,潮声依旧钱塘。绮丽最难忘。
有蜀船红锦,粤橐沈香。
别样风流,翠翘金凤内家妆。笙歌十里湖光。
更沈云菰米,坠粉莲房。
一道愁烟,三分流水,恼人唯有斜阳。尽日绕荒冈。
又秋营画角,粉队军装。指点六陵,衰草下牛羊。
汉室淮南,潘封泽潞,红弦久擅空桑。
携来海甸,宝匣散珠光。
碧轸瑶徽矶额,龙门树、斫羽镂商。
人传是,乾清供奉,曾遗赐诸王。崇祯。
题岁月,横纹印绿,苏带流黄。
自王孙散去,沦落江湘。
故国轩悬何处,烧桐好、付与中郎。
谁知得,红丝系足,还是旧宫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