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箫未弄肠先绝。正槛外、朦胧帘月。
露冷雁声沉,水湿萤光灭。柳枝难作同心结。
但有絮、纷纷似雪。莫傍画裙飞,片片成蝴蝶。
清箫未弄肠先绝。正槛外、朦胧帘月。
露冷雁声沉,水湿萤光灭。柳枝难作同心结。
但有絮、纷纷似雪。莫傍画裙飞,片片成蝴蝶。
这首《海棠春》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秋夜景象。
“清箫未弄肠先绝”,开篇即以“清箫”这一意象引入,未待乐声响起,内心已感伤至极,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正槛外、朦胧帘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朦胧之美,月色透过帘幕,映照在栏杆之外,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远。“露冷雁声沉,水湿萤光灭”,随着露水的凝结,雁鸣渐沉,萤火虫的光芒也渐渐熄灭,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寂静和冷清。“柳枝难作同心结,但有絮、纷纷似雪”,柳枝难以编织成象征爱情的同心结,唯有飘落的柳絮如雪花般纷飞,暗喻着爱情的脆弱与易逝。“莫傍画裙飞,片片成蝴蝶”,最后两句将柳絮比作蝴蝶,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却远离了画中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深深惋惜。
鱼在洪渊鸟茂林,从来谁识古人心。
五湖高兴应难及,三径清风不可寻。
希复卿云光舜日,几调元气作商霖。
独惭愚老归休晚,犹抚遗编慨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