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诗六章·其六》
《哭诗六章·其六》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古风

目虽泪所出,由来心乃源。

白日照我面,意欲乾汍澜。

而不照我心,我泪何由乾。

况在重云遮,使我何自安。

(0)
注释
目:眼睛。
虽:虽然。
泪:眼泪。
所出:来源。
由来:源头。
心:内心。
乃:是。
源:源头。
白日:明亮的阳光。
照:照射。
我面:我的脸庞。
乾:停止。
不:没有。
照:照亮。
我心:我的心。
何由:如何能够。
况:何况。
在:处于。
重云:重重乌云。
遮:遮蔽。
使:让。
我何自安:我何处去找到安宁。
翻译
眼泪虽然源自眼睛,但它的源头在于内心。
明亮的阳光照耀我的脸庞,似乎想要驱散我内心的波澜。
然而阳光并未照亮我的心,那么我的眼泪如何才能停止?
更何况重重乌云遮蔽,让我何处去寻找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哭诗六章》中的第六章,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中“目虽泪所出, 由来心乃源”表达了眼泪虽然流出,但真正的悲伤却源于心底。这两句点出了诗人的深沉哀痛,并非仅是眼泪可以衡量的。

接下来的“白日照我面,意欲乾汍澜”则描绘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即希望心中的苦痛能够被明媚的阳光所消融。然而紧接着“而不照我心,我泪何由乾”却表达了现实与愿望之间的差距——无论外界的阳光如何明媚,都无法触及内心深处的伤感。

最后两句“况在重云遮, 使我何自安”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悲哀之情。在厚重的云层遮蔽下,诗人感到更加不安和无助,这也象征着外界对内心世界的隔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在的孤独与悲伤,以及对现实无法慰藉内心创痛的无奈。这不仅是王令个人情感的流露,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常有的内省与悲观情怀。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赞李俊英所藏观音像

白衣大士足威神,莲智兴悲讵可陈。

金色界中垂万臂,碧莲花上露全身。

镇州铸就金难似,天竺镌来玉未真。

不识观音真面目,莺吟燕语过残春。

(0)

槐安席上和张梅韵

甘荠五溪人不采,两京高价卖秤斤。

君方沦落羞看我,我亦飘零懒问君。

人远空残眉上黛,愁深不整鬓边云。

谁怜古戍寒窗下,新样梭成织锦文。

(0)

次韵答何判簿见寄·其一

红光犹在斗牛间,未斸龙泉岂遽还。

金马玉堂随世换,清风明月几人閒。

(0)

次韵谢朱伯初惠橘·其二

病骨逢秋怯早凉,登高无分伴徜徉。

忽惊风雨重阳近,自觉山林引兴长。

嘉果年年劳远赠,新诗字字写幽香。

何如四老无名姓,千古商山有耿光。

(0)

题黄龙洞

苍弁西来拔地雄,重岩直下贮虚空。

根连笠泽天光合,润接蓬壶海气通。

灵响有时闻世外,真人无位守规中。

油然一缕山前起,乞与人间作岁丰。

(0)

观舆图有感·其三

辙已环诸夏,居身忆九夷。

难求伐木处,尚想馈豚时。

夹谷真成谤,中牟不易知。

惟存删述事,赫赫起周畿。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