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思济物,道行心始休。
垂纶自消息,岁月任春秋。
纣虐武既贤,风云固可求。
顺天行杀机,所向协良谋。
况以丈人师,将济安川流。
何劳问枯骨,再取阴阳筹。
霸国不务仁,兵戈恣相酬。
空令渭水迹,千古独悠悠。
大智思济物,道行心始休。
垂纶自消息,岁月任春秋。
纣虐武既贤,风云固可求。
顺天行杀机,所向协良谋。
况以丈人师,将济安川流。
何劳问枯骨,再取阴阳筹。
霸国不务仁,兵戈恣相酬。
空令渭水迹,千古独悠悠。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李涉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历史与时事的深刻洞察。"大智思济物,道行心始休"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化治国安邦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这两句寓意深远,既有对圣明君主的大智慧的赞美,也蕴含着个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垂纶自消息,岁月任春秋"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垂纶”象征着帝王或高官之手中的权力,"消息"则意味着信息和指令,而"岁月任春秋"则是对时间流逝与季节更迭的一种顺其自然的接受。
接下来的"纣虐武既贤,风云固可求"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历史上昏庸暴君(如商纣)和英明武将的评价,以及对他们可能引发的天变地异的探讨。这里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社会事件相互关联的观念。
"顺天行杀机,所向协良谋"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遵循天道进行政治选择和军事行动的主张。这不仅是战略上的考虑,也反映出古代中国哲学中"顺天"思想的影响。
紧接着的"况以丈人师, 将济安川流。何劳问枯骨,再取阴阳筹"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圣先贤(丈人)智慧的仰望,以及希望通过他们的教诲来平定江河、安抚民心。这里也隐含着对古代哲学如《易经》中阴阳变化的理解和运用。
最后两句"霸国不务仁,兵戈恣相酬。空令渭水迹,千古独悠悠"则是一种深沉的历史反思与哀叹。诗人对于那些不以仁政治国、只知征战的国家和君主表示出深切的失望,同时也对那些因战争而留下痕迹的河流感到无比的悲凉。这两句充满了悲壮和苍凉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和精神追求,更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一种深远的哲理与时代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