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黄芦想像,湓浦浔阳怊怅。
半幅小丹青,画出东船西舫。
白傅青衫已往,商妇琵琶犹响。
无限断肠声,只在行间纸上。
苦竹黄芦想像,湓浦浔阳怊怅。
半幅小丹青,画出东船西舫。
白傅青衫已往,商妇琵琶犹响。
无限断肠声,只在行间纸上。
此诗《荆州亭·题扇上琵琶行图》由清代诗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琵琶演奏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历史韵味。
首句“苦竹黄芦想像,湓浦浔阳怊怅”,以“苦竹”和“黄芦”象征着凄凉与哀愁,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忧伤的氛围中。湓浦和浔阳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故事的发生地,这里的“想象”和“怊怅”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深深怀念和感慨。
接着,“半幅小丹青,画出东船西舫”,通过一幅小小的画作,生动地再现了江面上船只交错、乐声悠扬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场盛大的音乐盛宴之中。
“白傅青衫已往,商妇琵琶犹响”,提到了白居易(白傅)和琵琶女(商妇),他们虽已远去,但那悠扬的琵琶声却依旧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最后,“无限断肠声,只在行间纸上”,点明了诗的主题——尽管那些动人的音乐已经消逝,但它们通过文字和艺术的形式,被永远地保存下来,触动着后人心中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琵琶行》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再创作,不仅展现了琵琶演奏的美妙与哀愁,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艺术与情感的永恒价值,以及历史记忆如何通过艺术形式得以传承与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