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州亭.题扇上琵琶行图》
《荆州亭.题扇上琵琶行图》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江亭怨

苦竹黄芦想像,湓浦浔阳怊怅。

半幅小丹青,画出东船西舫。

白傅青衫已往,商妇琵琶犹响。

无限断肠声,只在行间纸上。

(0)
鉴赏

此诗《荆州亭·题扇上琵琶行图》由清代诗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琵琶演奏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历史韵味。

首句“苦竹黄芦想像,湓浦浔阳怊怅”,以“苦竹”和“黄芦”象征着凄凉与哀愁,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忧伤的氛围中。湓浦和浔阳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故事的发生地,这里的“想象”和“怊怅”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深深怀念和感慨。

接着,“半幅小丹青,画出东船西舫”,通过一幅小小的画作,生动地再现了江面上船只交错、乐声悠扬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场盛大的音乐盛宴之中。

“白傅青衫已往,商妇琵琶犹响”,提到了白居易(白傅)和琵琶女(商妇),他们虽已远去,但那悠扬的琵琶声却依旧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最后,“无限断肠声,只在行间纸上”,点明了诗的主题——尽管那些动人的音乐已经消逝,但它们通过文字和艺术的形式,被永远地保存下来,触动着后人心中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琵琶行》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再创作,不仅展现了琵琶演奏的美妙与哀愁,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艺术与情感的永恒价值,以及历史记忆如何通过艺术形式得以传承与流传。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幽居

谢病言归一鹿车,短篱数掩护幽居。

树枝南畔有飞鹊,莲叶东边多戏鱼。

倦枕续成惊断梦,斜风吹落读残书。

兴来偶曳枯筇出,父老逢迎却未疏。

(0)

将至京口

卧听金山古寺钟,三巴昨梦已成空。

船头坎坎回帆鼓,旗尾舒舒下水风。

城角危楼晴霭碧,林间双塔夕阳红。

铜瓶愁汲中?水,不见茶山九十翁。

(0)

南堂杂兴八首·其四

耄齿东归息故庐,聊持顽健托乡闾。

未忘麈尾清谈兴,常读蝇头细字书。

贫甚尚能耕有犊,步轻那叹出无驴。

南堂又见秋风起,卧看溪云自捲舒。

(0)

南沮水道中

硙舍临湍濑,罾船聚小潭。

山形寒渐瘦,雪意暮方酣。

久客情怀恶,频来道路谙。

家山空怅望,无梦到江南。

(0)

雨夜起行室中

老疾逢秋体自轻,披衣暂起绕床行。

隙风不断灯将灭,檐雨如倾阶欲平。

鳏叟何尝愁枕冷,病夫未免待窗明。

拂书洗砚龟堂上,幽事谁知日有程。

(0)

舍北望牛头山山有延胜寺先太傅书堂在焉六年前尝泛小江往游寺焚于睦寇书堂无复存矣

太傅读书处,秋风曾问途。

江如青弋险,山似白盐孤。

路尽还登岭,林开忽见湖。

草堂无复识,流涕想规模。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