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司直赴安西》
《送刘司直赴安西》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zhíān西
táng / wángwéi

juéyángguāndàoshāsāichén

sānchūnshíyǒuyànwànshǎoxíngrén

xusuítiāntáozhúhànchén

dānglìngwàiguógǎnqīn

注释
绝域:遥远的边疆。
阳关道: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
胡沙: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沙。
塞尘:边塞的尘土,象征战争或动荡。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即农历正月、二月、三月。
雁:大雁,常被视为传递信息的象征。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行人:旅行的人。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可作饲料。
天马:古代对良马的称呼,这里指汉朝的骑兵。
葡萄:水果,此处指葡萄种植技术由西域传入中国。
汉臣:汉朝的使者或官员。
当令:应当使得。
外国:指周边的其他国家。
惧:恐惧。
不敢觅和亲:不再寻求通过与汉朝联姻来维持和平的政策。
翻译
遥远的边疆阳关道,满是胡人的风沙和边塞的尘土。
整个春天偶尔才有大雁飞过,万里路途很少见到行人的踪影。
苜蓿草随着天马的引入传入中原,葡萄也随着汉朝的使臣传遍各地。
应当让外邦国家感到畏惧,不敢再寻求和亲政策来保平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人事的图景。开篇“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两句,通过对荒凉边关道路和飞扬的沙尘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边远之地的孤寂气氛。接着,“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表达了时间的推移与人迹罕至的情状。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两句,则是通过对苜蓿草和葡萄的描绘,暗示了一种随风远去的意象,以及对于边塞将士的关怀。最后,“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表达了诗人对于边防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待边疆民族关系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边疆安危的关切。王维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于国防与和亲政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其二

雨雹碎晴峰,珠玑泻石壁。

势增九军勇,气压百夫特。

先生我辈人,一见愿自适。

壮哉三瀑泉,表表尘外物。

(0)

题黄梅驿舍壁间

石润占梅雨,山寒应麦秋。

清风鸣翠筱,疏雨湿红榴。

古驿苔封砌,荒城柳映楼。

高吟一瓯茗,聊为故人留。

(0)

酬章序臣二首·其二

老懒观梅喜见花,一枝聊复寄君家。

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小小池塘从掩映,依依杨柳漫交加。

和羹风味今犹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0)

追和东坡倦夜一首

风阁开还闭,龛灯暗复明。

竹间听露滴,庭际看云行。

皎月千门静,微风一座清。

只今廷诤者,谁复继元成。

(0)

和曾式古

白云飞处见层巅,回首风樯去若仙。

旧隐已锄三径菊,新吟聊愬一囊钱。

春归沂水还相乐,秋到盱江盛有年。

更着綵衣歌且舞,高堂侍沥奉周旋。

(0)

和梁宏父二首·其二

功名须向壮年收,顾我摧颓已白头。

节晚独存松柏劲,岁寒还见雪霜浮。

老将耄及从人笑,醉欲眠时遣客休。

眼力尚能观细字,诗筒经卷且优游。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