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东坡倦夜一首》
《追和东坡倦夜一首》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风阁开还闭,龛灯暗复明。

竹间听露滴,庭际看云行。

皎月千门静,微风一座清。

只今廷诤者,谁复继元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uīdōngjuànshǒu
sòng / wángzhīdào

fēngkāiháikāndēngànmíng

zhújiāntīngtíngkànyúnzhú

jiǎoyuèqiānménjìngwēifēngzuòqīng

zhījīntíngzhèngzhěshuíyuánchéng

翻译
风阁时开时闭,佛龛中的灯忽明忽暗。
在竹林中聆听露水滴落,庭院里欣赏云彩飘行。
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寂静的千门,微风吹过带来一片清凉。
如今朝廷中争议不断,还有谁能像元成那样继往开来?
注释
风阁:指有风的楼阁,可能为寺庙或官署。
龛灯:佛龛中的灯。
听露滴:聆听露水滴落的声音。
庭际:庭院之间。
皎月:明亮的月亮。
廷诤者:朝廷中的争议者。
元成:可能是历史上某个贤能的人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开篇“风阁开还闭,龛灯暗复明”两句,通过对窗户和灯光变化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雅的室内氛围,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夜晚微弱光线下的那份静谧。

接着,“竹间听露滴,庭际看云行”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户外,通过竹叶间滴落的露珠声和庭院中飘逸的云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细心观察。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合的情境。

“皎月千门静,微风一座清”两句,更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和纯净。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空间,而细微的风则为这份静谧增添了一丝生动感,令读者仿佛置身于此,可感受到那种难得的清凉与安逸。

最后,“只今廷诤者,谁复继元成”两句,则带有一丝哀愁和怀念。诗人通过提及“廷诤者”——那些在朝堂上争论国事的人,以及历史上的贤才“元成”,抒发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中的缺乏贤能之人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从鲍尔先乞英石

如何岩洞好,总在一卷中。

苍翠含秋雨,巉岩上碧空。

从君乞山岳,与我必华嵩。

不尽卧游意,依稀白帝宫。

(0)

早春喜宛平陈健夫枉顾沙亭村居·其三

怜予栖遁处,谷口四无邻。

白鹭须孤往,青山少一人。

弄书儿女小,为道岁时新。

未有蠲愁物,凭君赋绝伦。

(0)

题灵山寺·其一

峡从山寺入,江向水亭开。

石气含云湿,松声捲瀑来。

新泉微出草,细雪暗藏苔。

咫尺灵羊路,停舟为折梅。

(0)

和人登泰岱作·其二

玉表为山主,元非没字碑。

空留封禅迹,亦是帝王师。

虎视终何益,龙兴自有时。

苔花迷御道,曲折羽人知。

(0)

怀寄湖南尹叟

汨罗人已没,谁复采江蓠。

春水又云满,孤舟安所之。

风沉渔父笛,花落女英祠。

憔悴无相识,惟应读楚辞。

(0)

西樵秋夜赠剑公·其二

美人善长啸,声与凤凰同。

百尺瑶台上,千峰秋月中。

麻姑停玉笛,白鹤下寒空。

奋袂将仙去,云间谒紫宫。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