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欲为山,所积非儋石。
高丘欲掘井,胡能计寻尺。
为学正如斯,孜孜当不息。
持之亦有要,曰惟主于一。
所以古哲人,乾乾以终日。
讲学穷至理,饬躬崇令德。
习俗谅不移,他岐岂容适。
万理忽昭融,圣域可优入。
穷则善其身,达则行于国。
俯仰天地间,能事从此毕。
黄生志希贤,颜斋警晨夕。
吾将考其成,勖哉慎无斁。
平地欲为山,所积非儋石。
高丘欲掘井,胡能计寻尺。
为学正如斯,孜孜当不息。
持之亦有要,曰惟主于一。
所以古哲人,乾乾以终日。
讲学穷至理,饬躬崇令德。
习俗谅不移,他岐岂容适。
万理忽昭融,圣域可优入。
穷则善其身,达则行于国。
俯仰天地间,能事从此毕。
黄生志希贤,颜斋警晨夕。
吾将考其成,勖哉慎无斁。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名为《一斋为永康黄肃赋》。诗中以“平地欲为山,所积非儋石”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追求高远目标时,基础积累的重要性。接着,“高丘欲掘井,胡能计寻尺”进一步强调了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需要精确规划与不懈努力。
“为学正如斯,孜孜当不息”,诗人指出学习之道与追求目标的过程相似,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持之亦有要,曰惟主于一”,强调了专注与坚持对于达成目标的重要性。通过“所以古哲人,乾乾以终日”这一句,诗人引用古人勤奋不懈的精神,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这种精神状态。
“讲学穷至理,饬躬崇令德”,表达了通过深入学习,追求真理,并以此来提升个人品德的观念。诗人认为,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改变社会风气的关键。“习俗谅不移,他岐岂容适”,强调了传统习俗的重要性,以及不应偏离正道。
“万理忽昭融,圣域可优入”,意味着通过广泛的学习和深刻的理解,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最后,“穷则善其身,达则行于国”,无论是身处困境还是获得成功,都应致力于自我完善和社会贡献。
“俯仰天地间,能事从此毕”,总结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和完善,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活动中。诗的结尾部分“黄生志希贤,颜斋警晨夕。吾将考其成,勖哉慎无斁”,表达了对黄生(永康黄肃)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能够坚守志向,勤奋不懈,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学习、成长、道德修养以及人生追求的主题,鼓励人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最终达到自我完善和社会贡献的目标。
凉飙飒飒山鸟呼,丹青满堂招酒徒。
烟黄露白木叶下,芙蓉昼泣三千珠。
主人好客思芳草,金镫玉案供潦倒。
湖海风尘浊酒杯,江南杨柳新亭道。
昨夜枫林叫凤凰,朱帘宛转明月光。
庭梧欲作潇湘雨,岩桂先催建业霜。
床头鲛胎泻秋水,寸丝尺绢云霞起。
就中一卷索题诗,六朝词赋初唐字。
平生萧瑟庾子山,婆娑《枯树》动江关。
树犹如此嗟何及,繁弦急管天应泣。
临池者谁褚潭州,诘倔瘦健拔老湫。
银钩铁画更妩媚,行间自带英雄气。
当时欧虞八法工,文皇睿赏君臣同。
岂知牝晨乱天纪,须眉竟向蛮烟徙。
好书此赋十本余,汉南摇落增欷歔。
古人气韵今人得,咨嗟坐卧忘头白。
今宵沈醉太常斋,飞笺擘轴皆奇才。
嗟余坎壈填沟壑,十年梦到屏风脚。
哀歌夜半风雨来,凄怆江潭泪双落。
《褚河南书枯树赋歌为孝升作》【清·余怀】凉飙飒飒山鸟呼,丹青满堂招酒徒。烟黄露白木叶下,芙蓉昼泣三千珠。主人好客思芳草,金镫玉案供潦倒。湖海风尘浊酒杯,江南杨柳新亭道。昨夜枫林叫凤凰,朱帘宛转明月光。庭梧欲作潇湘雨,岩桂先催建业霜。床头鲛胎泻秋水,寸丝尺绢云霞起。就中一卷索题诗,六朝词赋初唐字。平生萧瑟庾子山,婆娑《枯树》动江关。树犹如此嗟何及,繁弦急管天应泣。临池者谁褚潭州,诘倔瘦健拔老湫。银钩铁画更妩媚,行间自带英雄气。当时欧虞八法工,文皇睿赏君臣同。岂知牝晨乱天纪,须眉竟向蛮烟徙。好书此赋十本余,汉南摇落增欷歔。古人气韵今人得,咨嗟坐卧忘头白。今宵沈醉太常斋,飞笺擘轴皆奇才。嗟余坎壈填沟壑,十年梦到屏风脚。哀歌夜半风雨来,凄怆江潭泪双落。
https://shici.929r.com/shici/A2CXt8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