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天衣寺》
《游天衣寺》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渐觉溪声杳,山深古木稀。

烂柯无客到,飞锡有僧归。

宝盖临丹阙,莲花傍紫薇。

祇疑诸祖后,此地说传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衣寺时所见的深山古木、寂静溪流以及寺中僧侣生活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渐觉溪声杳”,诗人随着脚步深入山林,溪水的声音逐渐变得遥远而微弱,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接着,“山深古木稀”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原始,古树稀疏,更显山之深邃。

“烂柯无客到”一句,借用了“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暗示寺中少有人来,显得格外宁静。“飞锡有僧归”则描绘了僧侣们在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行或住,随性而为,与自然和谐共处。

“宝盖临丹阙,莲花傍紫薇”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寺庙比作宝盖,丹阙象征着神圣庄严,莲花和紫薇则是佛教中常用的吉祥物,寓意着清净与高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壮丽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之情。

最后,“祇疑诸祖后,此地说传衣”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承的思考与期待。他认为,在这座寺庙中,或许能寻找到佛法的真谛,如同古代高僧们的衣钵相传,延续着智慧的火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衣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宗教氛围,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佛法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金山纪游二首·其一

双眼无空阔,长江会百灵。

吴门对海定,淮树贴天青。

钟动鼋鼍窟,云生鹳鹤庭。

中流有孤志,鼓枻下沧溟。

(0)

寄潘逸老

东湖潘逸老,守晦十馀年。

久病文园枕,长贫杜曲田。

形骸非故我,天地有真诠。

愿汝支离德,閒居读内篇。

(0)

冬日草堂小集

近郭风霜浅,寒天草木稠。

敝庐元僻野,高马漫淹留。

岂是草玄宅,能回访雪舟。

生逢圣明世,未敢杜交游。

(0)

白纻歌二首·其二

兰陵白纻色胜银,裁缝舞袖当上春。

调筝考瑟宴嘉宾,送意尊前未敢亲。

东方将明乐不违,主人欢笑客忘归。

钟鼓齐发且复希,矫视云端双鹤飞。

(0)

湖上

太湖何潋滟,岁晏亦自好。

长风西南吹,天水共皓皓。

遥峰七十二,恍恍红云岛。

洞天在空濛,流水隔烦恼。

昔有绿毛翁,于此采玄草。

至今白石床,风云为持保。

闻兹生古心,携舻事幽讨。

良朋既同调,远客亦倾倒。

鼓桡乘鼋鼍,凌波撷蘋藻。

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

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

归循去时路,木尽乾坤老。

(0)

复晴趋仙邑

晴光荡游目,一雨山逾碧。

翛然戒晨征,乃尔骋双屐。

修林静宿氛,故术没行迹。

仆夫重远路,贱子有奇癖。

南循抵仙城,北放兰阪陌。

波岭行有需,朋曹意安极。

我生无漫游,允得就三益。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