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年读史,叹文山慷慨,殁争尊俎。
异代苾芬沆瀣气,光照朱明之祚。
岸柳千条,湖光一片,永奠栖神宇。
生者不愧,伤心三百年耳。
眼底入洛翩翩,裂冠毁冕,哙等宁容伍。
吞炭漆身酬国士,谁识此情最苦。
落月怀人,西风换世,毅魄天南聚。
漫漫长夜,梦魂飞傍烟雨。
妙年读史,叹文山慷慨,殁争尊俎。
异代苾芬沆瀣气,光照朱明之祚。
岸柳千条,湖光一片,永奠栖神宇。
生者不愧,伤心三百年耳。
眼底入洛翩翩,裂冠毁冕,哙等宁容伍。
吞炭漆身酬国士,谁识此情最苦。
落月怀人,西风换世,毅魄天南聚。
漫漫长夜,梦魂飞傍烟雨。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意蕴,展现了对明朝末年六位忠臣的深切缅怀与敬仰。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又肃穆的氛围。
“妙年读史”,开篇即点明了词人年轻时阅读历史书籍的情景,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文山慷慨,殁争尊俎”两句,借用了文天祥的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慷慨赴义的忠臣的赞美。“异代苾芬沆瀣气,光照朱明之祚”,通过描述这些忠臣的精神如同香氛弥漫于天地之间,照亮了明朝的国运,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接下来,“岸柳千条,湖光一片,永奠栖神宇”几句,以自然景观的描写,象征着忠臣们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将永远得到安息和纪念。“生者不愧,伤心三百年耳”则表达了对后世子孙的期许,希望他们能铭记这些忠臣的功绩,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羞愧。
“眼底入洛翩翩,裂冠毁冕,哙等宁容伍”几句,通过描述忠臣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形象,以及他们对传统礼制的挑战,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决绝。“吞炭漆身酬国士,谁识此情最苦”进一步强调了忠臣们为了国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这种深情厚谊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落月怀人,西风换世,毅魄天南聚”则以月落西风、世事更迭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但忠臣们的坚毅精神却如同天南聚散的云雾,永恒不灭。“漫漫长夜,梦魂飞傍烟雨”最后以漫长的黑夜和飘渺的烟雨,表达了对忠臣们英灵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忠臣们的灵魂能够再次相聚,共同见证历史的辉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不仅展现了对忠臣们英勇事迹的崇敬,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问天何事,雪垂垂欲下,又还晴却。
春到梅梢香逗也,尽有心情行乐。
剡曲舟回,灞桥诗在,一笑人如昨。
此情分付,暮天寒月残角。
谁道飞梦江南,群山如画,一一琼瑶琢。
中有玉田三万顷,云是幼舆丘壑。
招我归来,和春醉去,休跨扬州鹤。
万花曾约,酒醒当有新作。
何师何许人,何用与世绝。
向来修何行,于今得寂灭。
复以何因缘,梦与老夫诀。
是身如虚空,而有何差别。
云何作我相,饟别何屑屑。
彼分香卖履,何者谓豪杰。
老师出世间,亦复何恋结。
我法一切无,何以此宝诀。
问宝何从来,岂为我辈设。
师今何方去,更吐广长舌。
多情王粲怕登楼,谁遣人间汗漫游。
莼菜梦回千里月,蘋花老却一江秋。
人如沙燕年年别,骚到湘累字字愁。
正尔相观衣带水,角声孤起暮云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