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师何许人,何用与世绝。
向来修何行,于今得寂灭。
复以何因缘,梦与老夫诀。
是身如虚空,而有何差别。
云何作我相,饟别何屑屑。
彼分香卖履,何者谓豪杰。
老师出世间,亦复何恋结。
我法一切无,何以此宝诀。
问宝何从来,岂为我辈设。
师今何方去,更吐广长舌。
何师何许人,何用与世绝。
向来修何行,于今得寂灭。
复以何因缘,梦与老夫诀。
是身如虚空,而有何差别。
云何作我相,饟别何屑屑。
彼分香卖履,何者谓豪杰。
老师出世间,亦复何恋结。
我法一切无,何以此宝诀。
问宝何从来,岂为我辈设。
师今何方去,更吐广长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内容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追求与悟入。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和设想,探讨了禅宗中“无”与“空”的概念,以及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
首句“何师何许人,何用与世绝。”表达了对佛法导师及其修行地所在的寻求,并强调了与尘世的切断。接着,“向来修何行,于今得寂灭。”则是叙述过去修行之道,至今已达到心境宁静、烦恼消除的层次。
中间部分“复以何因缘,梦与老夫诀。”可能是在讲述一段关于梦中的情节,与一位长者之间的别离。紧接着,“是身如虚空,而有何差别。”用了佛教中的“虚空”比喻身体无实质,询问这种状态下还能有什么分别。
在“云何作我相,饟别何屑屑。”一段,诗人表达了对“我”这个概念的疑惑,以及对于世间分别执着的不解。以下,“彼分香卖履,何者谓豪杰。”则是在讽刺那些将佛教仪式中的物品如香、鞋等买卖的人,他们自认为是豪杰之徒。
“老师出世间,亦复何恋结。”表达了对已经悟道、超脱世俗的老师的尊敬,同时也在探讨为什么还要留恋于尘世。“我法一切无,何以此宝诀。”则是在询问自己的佛法修行既然是“一切无”,为何还需要这宝贵的真理。
最后,“师今何方去,更吐广长舌。”可能是在询问老师将往何处去,同时也在表达对老师临别之时,仍然愿意传授长舌(即禅宗中的长舌,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与深远)。
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智慧和哲理,以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姿态,展现出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深刻理解。
东汉士林重气节,岳岳丹衷多热血。
跋扈将军势正雄,御史埋轮轮轴折。
狐狸不问问豺狼,棱棱正气如干将。
广陵剧贼知感泣,千秋佳话传馀芳。
吁嗟尧草知指佞,从古形端斯表正。
披图恍如见此人,监史常临倍勤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