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双鲤至,一字一珠玑。
当代斫轮手,如椽大笔挥。
苔岑欣作合,兰芷挹芳菲。
薰沐拜琼赐,荣逾衣锦衣。
迢迢双鲤至,一字一珠玑。
当代斫轮手,如椽大笔挥。
苔岑欣作合,兰芷挹芳菲。
薰沐拜琼赐,荣逾衣锦衣。
这首诗以“陈石遗先生赠诗申谢四首(其一)”为题,出自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祝廷华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陈石遗先生赠诗的感激之情。
首句“迢迢双鲤至”,以“双鲤”比喻收到的诗作,形象地描绘出诗作远道而来的情景,传递出一种珍贵与期待的情感。“一字一珠玑”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作的精炼与价值,如同珍珠般珍贵,每一字都蕴含深意,令人赞叹不已。
“当代斫轮手,如椽大笔挥”两句,将陈石遗先生比作技艺高超的车轮制作师,手持如椽的大笔,挥洒自如,不仅赞美了陈先生的才华横溢,也暗示了诗作的宏大气象与深远意境。
“苔岑欣作合,兰芷挹芳菲”中的“苔岑”与“兰芷”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两种植物,前者生长于阴湿之地,后者则芳香四溢,此处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陈石遗先生赠诗的喜悦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寓意着诗作如同兰花与香草一般,散发着高雅与清新的气息。
“薰沐拜琼赐,荣逾衣锦衣”则是对陈石遗先生赠诗的最高赞誉。通过“薰沐”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接受者对诗作的虔诚与恭敬,而“琼赐”则指出了诗作如同珍贵的美玉,无比宝贵。最后,“荣逾衣锦衣”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作带来的荣耀,甚至超越了穿着华丽衣裳的荣耀,充分体现了对陈石遗先生赠诗的极高评价与深深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石遗先生赠诗的赞美与感激,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与情感表达能力,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友情、艺术交流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王郎楚狂士,意气飞秋霜。
读书一万卷,下笔数千行。
富贵视浮云,况肯矜文章。
十五耻闾里,掉臂辞故乡。
夜宿东海月,朝买西州航。
瞋目王公前,结客少年场。
一饮或一石,一醉或一觞。
宁揖屠狗人,不与俗士当。
千金不易笑,岁暮单衣裳。
阮籍在穷途,英声连四方。
鸾鹄有时铩,反愧燕雀翔。
世无剧孟交,不及青楼倡。
燕赵如花人,翠袂黄金珰。
不识豪俊士,空媚痴与狂。
王郎远过我,坐我枯藜床。
终夕无酒饮,抚髀歌慨慷。
平明别我去,极目空茫茫。
欲学无为道,来居小有天。
精神消物怪,采色变风烟。
恬憺知天德,虚无象帝先。
高风何特达,古迹尚流传。
地涉鸿荒表,山开混沌前。
谷幽疑鬼聚,峰巧类人镌。
叠起三重阁,分流百道泉。
岩穿留虎迹,石冷逗蛟涎。
放浪曾无日,遨游未有年。
古经披览罢,毛骨为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