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何处不清泠,近浦维舟远思兴。
野烧入船添夜色,岸萤依草乱村灯。
看山记得来时路,顾影还同昨日僧。
岁暮归心似流水,一随风力便成冰。
秋江何处不清泠,近浦维舟远思兴。
野烧入船添夜色,岸萤依草乱村灯。
看山记得来时路,顾影还同昨日僧。
岁暮归心似流水,一随风力便成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边泊舟时所见的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景。首句“秋江何处不清泠”以问句形式开篇,引出对秋江美景的赞叹,清冷之感仿佛能触及读者的心灵。接着,“近浦维舟远思兴”一句,不仅点明了泊舟的位置,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悠远,与自然景色相呼应。
“野烧入船添夜色,岸萤依草乱村灯”两句,通过“野烧”、“岸萤”和“村灯”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略显荒凉的氛围,夜色因这些微光而更加深沉,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看山记得来时路,顾影还同昨日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思考,以及对当下孤独状态的自省。山川依旧,但心境已变,如同昨日的僧侣,此刻的诗人或许也在寻找着心灵的归宿。
最后,“岁暮归心似流水,一随风力便成冰”以流水与冰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归家之心的坚定。尽管外界环境可能会让归心变得坚硬,但那份渴望回归家园的情感却如同流水般源源不断,最终会找到释放的出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当下孤独境遇的深刻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特感悟。
大江瓴建山盘错,扁舟旧经行处。
激石鸣榔,乘风挂席,别有绿波南浦。来时细雨。
问野馆浓花,者回开否。
树老云荒,拜鹃依约见臣甫。
瞿塘西上更远,莫黄牛极目,朝暮如故。
聚鹤寻峰,啼猿度峡,消得韶华如许。天涯倦旅。
待著意酬春,锦官城路。画里前尘,放翁曾记取。
阁小留香,庭深种纸,旗枪镇日流连。
玉麈同挥,墨林风调翩翩。
何须浊酒浇胸臆,指层楼、慵问诗仙。晚凉天。
红涤纤尘,翠里疏烟。
水西觞咏家风旧,便云萍小住,也足清缘。
花底朝回,怀人句写鸾笺。
春风细啜红薇露,玉壶清、风味依然。擘龙团。
分绿窗纱,长共婵娟。
君家门对浙江潮。明月一琴招。
成连去后知音渺,叶清商、雅韵都遥。
梦里水晶宫阙,送风赠与潇潇。鸥波螺黛对花描。
艳福羡谁销。紫桑陶翟传偕隐,祝鸾凰、暮暮朝朝。
我是水云道士,七弦呜咽难调。
海上云萍,叹遇合、偏无多日。
空姚冶、江东词赋,才名争识。
马策风尘三载倦,龙标乐府双鬟索。
照海天、椽笔吐长虹,吾难敌。青楼赋,黄衫客。
王融扇,桓伊笛。洒欧洲半壁,数行狂墨。
君自五陵夸任侠,我怀一刺艰谋食。
约重逢、蓬岛醉樱云,听瑶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