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坞藏幽芳,丛桂团苍玉。
子落明月中,香生流涧曲。
风前堕粟金,雨余明净绿。
伍以荃兰幽,愧彼桃李俗。
中有道人居,清名纪仙箓。
为花歌古香,对酒不忍触。
林坞藏幽芳,丛桂团苍玉。
子落明月中,香生流涧曲。
风前堕粟金,雨余明净绿。
伍以荃兰幽,愧彼桃李俗。
中有道人居,清名纪仙箓。
为花歌古香,对酒不忍触。
这首明代周南老的《芳桂坞》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山林画卷。诗中,"林坞藏幽芳,丛桂团苍玉",形象地写出深林之中,桂花如团聚的碧玉般美丽,隐匿在幽深处,散发出淡淡的芬芳。"子落明月中,香生流涧曲",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桂花飘落的景象,以及其香气在山涧间流淌,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风前堕粟金,雨余明净绿",通过比喻,写出了风吹过时,桂花如金粟般纷纷扬扬,雨后则显得更加清新翠绿。诗人将桂花与高贵的荃兰相提并论,感叹其超凡脱俗,不同于世俗中的桃李之艳丽。
"中有道人居,清名纪仙箓",暗示了在这片桂香之地,住着一位清修的隐士,他的名声如同仙人的记录,高洁而神秘。最后两句"为花歌古香,对酒不忍触",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面对如此美景,他甚至不愿打破这份宁静,不愿触碰尘世的酒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对超然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野亭春暖,喜雨声初歇,莺歌元日。
满酌西王宜寿酒。正有千年仙核。
却是笙匏,天边独处,星宿同无匹。
椒花盛取,玉杯惭尔多质。
蚤共五色勾连,甘瓜子母,硕大成秋实。
叶佐晨羞餐未厌,忘却盘无肥炙。
制就双卮,殷勤我友持作高堂物。
小儿方朔,自今何用偷得。
弄微风,城南卖酒旗偏。
且屏当、笛床棋局,停桡第五桥边。
岭濛濛、如将著雨,波细细、尚未成烟。
妙欲生香,空能酿翠,人家四月焙茶天。
迤逦处、松脂石骨,碧暗寺门前。
僧寮好、窗中篱笋,厨下山泉。
试低回、亭台金粉,曾经烘染多年。
画廊欹、半龛佛火,雕栏换、一抹寒田。
谁向行人,频提往事,小楼莺语最轻圆。
支颐久、危冈乱木,暝色渐苍然。
徐归去、群峰殢我,晚髻尤妍。
且作平生话。尽当筵、拍张脱帽,吹箫舞蔗。
身是陇西猿臂种,家世由来善射。
遭几度、蓝田尉骂。
迟汝三年封侯事,笑谁令、健笔兼骚雅。
彼李蔡,人中下。临歧老泪如铅泻。
趁杯阑、幡然竟去,轻弓快马。
到日贤兄凭寄语,撩乱柳绵飞去。
有别绪、与之成把。
博望野花红染血,诉行藏、风里休悲咤。
恐又震,昆阳瓦。
万劫何曾坏。裂苍皮、筋缠血裹,藓痕攒虿。
刓角缺文铜绿渗,郜鼎牺尊儿辈。
风雨急、百灵趋拜。
多事囚螭还掣虎,覆巉岩、翻恨孤亭在。
何不放,腾光怪。先生当日原兵解。
想挥毫、握拳透爪,笔锋英快。
门枕睢阳荒战垒,断镞愁燐似海。
呼南八、声情慷慨。
千古双忠遗迹并,剔残碑、洗尽纤浓态。
鹰侧脑,㩳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