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绫纹积翠池,凌波仙鸟拂花枝。
黄衣宫使宣阎相,错入中书唤画师。
春水绫纹积翠池,凌波仙鸟拂花枝。
黄衣宫使宣阎相,错入中书唤画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
“春水绫纹积翠池”一句,以春天的池水为背景,用“绫纹”形容水波的细腻,既表现了春水的生机,也烘托出了一种柔美静谧的意境。“翠池”则暗示着水中的绿色植物,或许是指池中盛开的翠绿色的荷花。
“凌波仙鸟拂花枝”这句,则引入了动态的景象,一个仙气飘飘的小鸟在水面上飞翔,它的翅膀轻拂着花枝。这里的“仙鸟”不仅指代了美丽的鸟儿,也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而“凌波”则形容小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自由穿梭的姿态。
接下来的“黄衣宫使宣阎相,错入中书唤画师”,则转向了人事活动。诗中的“黄衣宫使”是指宫廷中的高级官员,他们身着黄色朝服,是权势的象征。“宣阎相”可能是一个具体人物的名字,但在此处更多地被用作一个职位或身份的代表。而“错入中书唤画师”,则表明这位宫使不小心走进了负责文书工作的部门,并呼唤着一名画师。这里的“中书”可能是指某种官方文件或档案,而“画师”则是一位艺术家,被召唤来完成某项绘画任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宫廷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有超凡脱俗之感,又不失人间烟火气息的意境。诗中的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一幅生动的宋代宫廷画卷。
梁侯上卿秀,王子中台杰。
赠册绥九夷,旌旃下双阙。
西堂礼乐送,南陌轩车别。
征路入海云,行舟溯江月。
兹邦久钦化,历载归朝谒。
皇心谅所嘉,寄尔宣风烈。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