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怀古思深的复杂情绪。开篇“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两句,诗人自称为行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问,表明自己正在游历那些历史名人的足迹,即嵩山和颍水之间的邹鲁之地。接着“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着历史遗迹的情景,少昊墟是古代圣贤孔子的墓所在地,东蒙即指孔子的另一个名字“蒙山”,这里通过“始觉”二字,传达了一种突然产生的深切感慨。
中间几句“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表明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之情。这里的“独行”并非孤独,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与自持;“怀古激中肠”则是深切地怀念古人,感慨万千。而“圣人久已矣”指孔子等圣贤已经去世很久,“游夏遥相望”则是在遥远的地方向往着那些古代圣人的足迹。
下文“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野泽、日出、川平等,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在这里,“裴回”即裴回山,地处鲁国,是孔子游历的地方;“左右多悲伤”则是因为周围环境激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哀思。而“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则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圣贤之地的认识和感受。
末尾几句“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表现了诗人个人的志向与无奈。其中,“弱冠”指年轻时期,“负高节”则表明诗人有着不凡的抱负;“十年思自强”说明了诗人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追求自我提升和强大。而最后“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则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得带着遗憾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足迹的追寻,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个人抱负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与无奈。
垄上有良田,山中有茅庐。
良田供岁计,茅庐足安居。
朝出事耕作,暮归读诗书。
凉濯茂树阴,饭罩清溪鱼。
秋高纳禾稼,霜寒采薪樗。
三时力颇劳,卒岁心还舒。
田庐固荒陋,父祖遗业余。
世守知几年,承传今在予。
追念先人艰,岂易成菑畬。
虽云一方土,重若琼瑶琚。
我今享厚获,讵敢忘当初。
地偏梦寐熟,志静思虑虚。
明月至皎皎,清风亦徐徐。
鹅鸭恼比邻,桑麻遍村墟。
旧谷岁屡陈,新酒时常酾。
劵许贫妪贷,饮召邻翁俱。
迂懒自成癖,礼法谁嫌疏。
有心务本业,无意干名誉。
韦布幸粗安,矧敢怀轩车。
秽矣郭霸粪,哀哉范增疽。
长歌畎亩中,此乐当何如。
《田家作》【明·郑文康】垄上有良田,山中有茅庐。良田供岁计,茅庐足安居。朝出事耕作,暮归读诗书。凉濯茂树阴,饭罩清溪鱼。秋高纳禾稼,霜寒采薪樗。三时力颇劳,卒岁心还舒。田庐固荒陋,父祖遗业余。世守知几年,承传今在予。追念先人艰,岂易成菑畬。虽云一方土,重若琼瑶琚。我今享厚获,讵敢忘当初。地偏梦寐熟,志静思虑虚。明月至皎皎,清风亦徐徐。鹅鸭恼比邻,桑麻遍村墟。旧谷岁屡陈,新酒时常酾。劵许贫妪贷,饮召邻翁俱。迂懒自成癖,礼法谁嫌疏。有心务本业,无意干名誉。韦布幸粗安,矧敢怀轩车。秽矣郭霸粪,哀哉范增疽。长歌畎亩中,此乐当何如。
https://shici.929r.com/shici/gq47t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