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剪双开,扁舟独往,丁湖别具清幽。
小桥撑入,香色目难收。
始信江南好景,从今后、不羡罗浮。
香雪海,舒怀一笑、心迹可盟鸥。
凭高,回首望,青山重叠,知是杭州。
问缟衣仙子,几世清修。
遥指山腰疏影,恍疑是、身在瀛洲。
蓬莱顶,惭余未及,踏翠一来游。
燕剪双开,扁舟独往,丁湖别具清幽。
小桥撑入,香色目难收。
始信江南好景,从今后、不羡罗浮。
香雪海,舒怀一笑、心迹可盟鸥。
凭高,回首望,青山重叠,知是杭州。
问缟衣仙子,几世清修。
遥指山腰疏影,恍疑是、身在瀛洲。
蓬莱顶,惭余未及,踏翠一来游。
此词描绘了作者游历塘西丁山湖与超山观赏古梅的所见所感。开篇以“燕剪双开”起兴,巧妙地将燕子的轻盈飞翔与湖面的开阔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扁舟独往”则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独自游湖的闲适与自在。接着,“小桥撑入,香色目难收”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湖中景色的迷人之处,让人心生向往。
“始信江南好景,从今后、不羡罗浮”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许。接下来,“香雪海,舒怀一笑、心迹可盟鸥”几句,以“香雪海”比喻满湖的梅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而“心迹可盟鸥”则暗示了作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心境如鸥鸟般自由无拘。
“凭高,回首望,青山重叠,知是杭州”这一段,作者站在高处回望,眼中满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其中特别提到了杭州,既是对所处之地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问缟衣仙子,几世清修”一句,借“缟衣仙子”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古代高洁之士的敬仰与向往,同时“几世清修”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身修养的追求。
最后,“遥指山腰疏影,恍疑是、身在瀛洲”通过描述远处山腰间隐约可见的梅花影子,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仿佛置身仙境的意境。而“蓬莱顶,惭余未及,踏翠一来游”则是作者对自己未能亲临仙境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能够实现这一愿望的期待。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既有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森枝五月倚云栽,夜集兰台醉绿醅。
近水松萝供逸兴,傍城钟鼓促金罍。
星河恋客偏璀璨,鱼鹤闻歌任去来。
酒罢忽当飞战捷,锦袍端儗授龙媒。
蘅芜梦冷,桃叶歌残,帘前犹唤鹦鹉。
莫道多情,憔悴东风无主。
青春几多怨抑,写鸾弦,一声声苦。
吟不得,正黄昏后也,满庭微雨。
早是凋红损翠,更休检、生绡海棠遗谱。
零落秋花,试与问花无语。
当时翠楼瘦影,化纤云、沈沈遥浦。
剩碧藕,绾情丝、千缕万缕。
天下雄籓山之东,一堂列坐皆名公。
义兴张公拜参议,清勤才识闻九垂。
东兖泉源百馀所缕分派,别丝毫蓬汇阳沂。
泗济海运民劳财费,难为功张公见此。
如饥渴精思直与,神明通运石畚土。
成巨坝埧成舍口,眠长虹一年劳费。
百年逸父老欣跃真奇,逢呜呼张公主事。
乃如此,不负平生事经史。
大碑深刻垂苍穹,后人嗣法垂无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