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燕语各间关,春信阐珊院落间。
买剑切泥从客较,题书报雁望人还。
嫣红浅药愁中老,锄菜长镵病后閒。
明诏昨闻求隐逸,草茅贪卧自深山。
莺啼燕语各间关,春信阐珊院落间。
买剑切泥从客较,题书报雁望人还。
嫣红浅药愁中老,锄菜长镵病后閒。
明诏昨闻求隐逸,草茅贪卧自深山。
这首诗《拨闷(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性的交融。
首联“莺啼燕语各间关,春信阐珊院落间”,以生动的鸟鸣声和春的消息,渲染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莺啼燕语,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复苏。
颔联“买剑切泥从客较,题书报雁望人还”,则转而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选择与客人比试剑术,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又透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心态。同时,通过题书寄雁,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颈联“嫣红浅药愁中老,锄菜长镵病后閒”,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景象时的个人感受。嫣红的花朵在愁苦中渐渐老去,而锄菜的劳作在病愈之后变得轻松自在。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尾联“明诏昨闻求隐逸,草茅贪卧自深山”则是对朝廷征召隐士的回应。诗人虽有被征召的机会,却选择了继续隐居深山,表达了他对于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价值的探索与理解,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一派吴兴水,西来此驿分。
路遥经几日,身去是孤云。
雨气朝忙蚁,雷声夜聚蚊。
何堪秋草色,到处重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