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燄递相燃。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燄递相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寺与海边榴花的景象。开头两句“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通过对琉璃瓦的地面和绀色的宫殿前的景色描写,以及对榴花连续盛开十年的叙述,展现了一个时间静止的场所,榴花似乎成为了这里的灵魂。诗人巧妙地运用“绀宫”一词,不仅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也让读者联想到佛教中的寺庙和高僧,增添了几分超然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燄递相燃”则描绘了一个深夜时分,人们已经离去,只剩下清澈的月光和远处传来的火光与霞光交织在一起。这里的“夜久”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静谧,而“人去尽”则是对前述景色的强化,突出了这片刻的孤寂与宁静。最后,“火光霞燄递相燃”的描述,不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动感,也可能暗示着某种精神或信仰的传承和不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诗中蕴含的一种淡淡的哀愁,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情感体悟。
自我乐岩栖,时抱物外慕。
嗟此岁寒心,聊以保迟暮。
绯梅山窗发,郁郁散香雾。先哲之所留,亦既?寒冱。
丹砂霏绛雪,清艳夺群树。
栖迟十年侣,照我清梦窹。
幽居察物变,零落委秋露。
尚有枯蘖存,饥虬蟠自顾。
南枝无复花,残夜月孤吐。
独立浩怀人,欲言谁予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