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寺看海榴花》
《山寺看海榴花》全文
唐 / 刘言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燄递相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kànhǎiliúhuā
táng / liúyánshǐ

liúshànggàngōngqiáncuìnínghóngshínián

jiǔyuèmíngrénjìnhuǒguāngxiáyànxiāngrán

注释
琉璃:形容地面上的光泽像琉璃般明亮。
绀宫:指深青色或紫色的宫殿,这里特指紫禁城。
发翠凝红:形容发色翠绿,面色红润。
十年:表示时间长久。
夜久:夜晚已持续很长时间。
月明:明亮的月光。
人去尽:人群都已经离去。
火光霞燄:火光与霞焰。
递相燃:交替燃烧。
翻译
在那碧绿如琉璃的地面之前,紫禁城的宫殿已经矗立了十年。
夜晚漫长,月光明亮,周围的人群都已散去,只剩下火光和霞焰交替燃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寺与海边榴花的景象。开头两句“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通过对琉璃瓦的地面和绀色的宫殿前的景色描写,以及对榴花连续盛开十年的叙述,展现了一个时间静止的场所,榴花似乎成为了这里的灵魂。诗人巧妙地运用“绀宫”一词,不仅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也让读者联想到佛教中的寺庙和高僧,增添了几分超然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燄递相燃”则描绘了一个深夜时分,人们已经离去,只剩下清澈的月光和远处传来的火光与霞光交织在一起。这里的“夜久”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静谧,而“人去尽”则是对前述景色的强化,突出了这片刻的孤寂与宁静。最后,“火光霞燄递相燃”的描述,不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动感,也可能暗示着某种精神或信仰的传承和不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诗中蕴含的一种淡淡的哀愁,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情感体悟。

作者介绍
刘言史

刘言史
朝代:唐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红梅

自我乐岩栖,时抱物外慕。

嗟此岁寒心,聊以保迟暮。

绯梅山窗发,郁郁散香雾。先哲之所留,亦既?寒冱。

丹砂霏绛雪,清艳夺群树。

栖迟十年侣,照我清梦窹。

幽居察物变,零落委秋露。

尚有枯蘖存,饥虬蟠自顾。

南枝无复花,残夜月孤吐。

独立浩怀人,欲言谁予晤。

(0)

杨墩

官道马蹄绝,夕阳山月昏。

行人与归鸟,争渡过杨墩。

(0)

东林寺·其二

长松窈窕隐禅居,磐石清泉映古池。

山翠深环师利阁,藤萝细绕李邕碑。

花残佛座开堂久,云护溪钟出定迟。

十八高贤更谁在,看余西涧独题诗。

(0)

浔阳望庐山四首·其三

空山何处访匡君,独上峰头扫白云。

闲把道书寻旧隐,远随孤鹤谢人群。

双螺烟霭中天合,三峡溪流静夜闻。

他日结茅从五老,清泉灵药自纷纷。

(0)

舟行杂诗十首自就李出吴关抵扬子津·其一

去去辞乡国,行行出海湄。

舣舟买臣墓,酹剑伍胥祠。

只尺人分手,初三月似眉。

寻常往还地,此别独凄其。

(0)

禾水别诸弟作

万里虔中路,大江西更西。

河梁木叶下,原上脊令啼。

兄弟嗟离别,关山尚鼓鼙。

何时对池草,归掩故园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