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晚来急,去国如敝屣。
孤帆数百里,未见人踪至。
忽闻鼓角声,江流齐赤帜。
灯火列万家,月色照车骑。
深夜不闻声,安问谁将帅。
浸晓独眺望,潮落东林寺。
秋风晚来急,去国如敝屣。
孤帆数百里,未见人踪至。
忽闻鼓角声,江流齐赤帜。
灯火列万家,月色照车骑。
深夜不闻声,安问谁将帅。
浸晓独眺望,潮落东林寺。
这首清代许传霈的《夜泊洙泾见官兵》描绘了秋夜泊船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秋风晚来急”,以秋风渲染出夜晚的萧瑟与急促,暗示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去国如敝屣",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离开国都时的轻视和无奈,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接下来的两句“孤帆数百里,未见人踪至”,通过孤舟独行的景象,表现出诗人旅途的孤独与期待。"忽闻鼓角声,江流齐赤帜",转而描绘出远处军队的活动,鼓角声与江面的红色旗帜,增添了紧张与神秘的气氛。
“灯火列万家,月色照车骑”描绘了岸边城镇的灯火辉煌,与军营的动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活的安宁与战争的异样。最后,“深夜不闻声,安问谁将帅”,诗人疑惑深夜为何无声,引出对将领的猜测,透露出对局势的关心。
全诗以个人的舟行经历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色与军事活动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际遇的感慨,寓情于景,情感深沉。"浸晓独眺望,潮落东林寺"以黎明时分的眺望和潮水落下,收束全诗,留下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送君北门阪,遥望东瓯路。
峨峨白鹤岭,渺渺飞鸾渡。
上有虎豹嘷,下有蛟龙怒。
车马坚且良,维楫夙已具。
褰裳涉其险,万怪不足惧。
世路剧羊肠,皦皦诚易污。
但能心无愧,穷达安所遇。
毋为婉娈者,暂蹶辄惊顾。
生平麋鹿姿,处世每多忤。
胡为展良觌,握手便如故。
高怀发针石,正论谐韶濩。
情亲复告别,欲语谁与晤。
乾坤一逆旅,日月双脱兔。
寒儒守蓬荜,白首困章句。
期君以远大,庶足慰迟暮。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
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连亘如长城。
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视天高浮寸碧。
闲云吞吐溢涧谷,飞泉喷洒下石壁。
中有一山名芙蓉,端冕正色群山空。
望之可敬不可慢,僧言直与衡岳同。
坡陀突兀作云洞,虎豹蹲踞栖鸾凤。
闻道前山开辟日,曾住浮屠几千众。
我来已作五日行,皇天一雨复一晴。
穹林杳霭非人世,手接群仙上玉京。
晓来更向山前去,忽到山翁栖隐处。
却忆桃源洞里人,日出烟销忘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