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鸡山寺·其一》
《宿鸡山寺·其一》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洞壑迷青霭,松杉隐白毫。

客来秋已尽,坐久月初高。

天外群峰小,云端板屋牢。

明朝临绝顶,筋力未辞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鸡山寺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意境。首句“洞壑迷青霭”,以“洞壑”形容山间的幽深峡谷,被一层层青色的云雾所笼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接着,“松杉隐白毫”一句,将视线转向山中的松树和杉树,它们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光芒,与周围的青色云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客来秋已尽,坐久月初高。”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表现了诗人独自在寺中静坐的悠长时光。随着夜幕的降临,秋天的气息逐渐消散,而月亮却越升越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永恒。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流露出他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天外群峰小,云端板屋牢。”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站在山顶俯瞰四周景象时的壮阔感受。群山在广阔的天空背景下显得渺小,而位于云层之上的寺庙,则显得稳固而坚定,仿佛是与天地同在的存在。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宏伟,也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明朝临绝顶,筋力未辞劳。”预示着第二天清晨,诗人将再次踏上攀登绝顶的旅程,尽管身体可能会感到疲惫,但心灵却充满了对未知探索的热情与决心。这一句不仅呼应了诗题中的“宿”字,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山寺的独特景致,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不可见

常闻贫贱夫,头白终相待。

自从嫁黔娄,终岁长不在。

君梦有双影,妾梦空四邻。

常思劲北风,吹折双车轮。

(0)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帝京春气早,御柳已先荣。

嫩叶随风散,浮光向月明。

悠扬生别意,断续引芳声。

积翠连驰道,飘花出禁城。

柔条依水弱,远色带烟轻。

南望龙池畔,斜光照晚晴。

(0)

秋宿鹤林寺

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

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

烛焰风销尽,兰条露湿空。

又须从此别,江上正秋鸿。

(0)

清溪路中寄诸公

偏郡隔云岑,回溪路更深。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野笋资公膳,山花慰客心。

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沈。

(0)

襄阳曲二首·其二

少年襄阳地,来往襄阳城。

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

(0)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其二

董贤女弟在椒风,窈窕繁华贵后宫。

璧带金釭皆翡翠,一朝零落变成空。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