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暇居宜,文轩临碧池。
旧年如昨日,长夏又今时。
偶抚几家帖,或吟数首诗。
幸逢旸雨若,与物共熙怡。
何处暇居宜,文轩临碧池。
旧年如昨日,长夏又今时。
偶抚几家帖,或吟数首诗。
幸逢旸雨若,与物共熙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于池畔居所的闲适生活。开篇“何处暇居宜”,诗人自问何处是理想的静居之所,随后点明文轩临碧池,即在碧绿的池塘边有一座装饰华丽的书房,环境雅致,令人向往。
“旧年如昨日,长夏又今时”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之感,尽管岁月更迭,但诗人仿佛能将过去与现在相连结,感受着时光的流转而不觉其逝。接着“偶抚几家帖,或吟数首诗”,描述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时而翻阅古籍,时而吟诵诗歌,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享受着精神的滋养。
最后,“幸逢旸雨若,与物共熙怡”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祝愿,希望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能与万物一同享受和谐与快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追求。
红叶飘零,寒烟疏淡,楼台半在云间。
望中风景,图画也应难。
又是重阳过了,东篱下、黄菊阑珊。
陶潜病,风流载酒,秋意与人闲。霞冠。
敧倒处,瑶台唱罢,如梦中还。
但醉里赢得,满眼青山。
华发看看满也,留不住、当日朱颜。
平生事,从头话了,独自却凭栏。
流水写清音,青山发令姿。
左右惟所取,囊箧恒相随。
君游且有日,欲访燕赵奇。
此行犹在眼,已作久别思。
君如生马驹,腾踏不可羁。
王良施辔勒,往献白玉墀。
胸中二三策,和扁为国医。
南士方世用,砭针贵适宜。
腰间黄金印,季子何必归。
丈夫轻四海,吾老不可期。
何以为君赠,梅花千里枝。
何以为我报,千首纪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