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未秋七月赴城监修圣庙途遇风雨二首·其二》
《丁未秋七月赴城监修圣庙途遇风雨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安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骤雨飞来雉堞迷,龙光塔耸白云低。

渔庄方喜跳波鲤,村舍初闻转午鸡。

隐隐雷声惊霹雳,层层雾影断虹霓。

城边指点宫墙近,蜡屧街头步步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秋时节,前往城市监督修复圣庙途中遭遇风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骤雨、龙光塔、白云、跳波鲤、转午鸡、雷声、雾影等自然景观,以及城边的宫墙和街头的泥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雨中行旅图。

首联“骤雨飞来雉堞迷,龙光塔耸白云低”描绘了暴雨突至,使得城墙上的雉堞变得模糊不清,而高耸的龙光塔在云雾中显得更为壮观,与低垂的白云形成对比,展现出雨中景色的独特魅力。

颔联“渔庄方喜跳波鲤,村舍初闻转午鸡”则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描绘。雨后,渔庄的居民因看到跳跃的鲤鱼而感到喜悦,村舍中传来午后的鸡鸣声,一派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颈联“隐隐雷声惊霹雳,层层雾影断虹霓”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氛围。雷声隐隐,伴随着惊人的霹雳,雾气层层,仿佛将彩虹切断,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感。

尾联“城边指点宫墙近,蜡屧街头步步泥”则回到城市的视角,通过“指点宫墙近”这一动作,暗示了作者对修复圣庙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蜡屧街头步步泥”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街道的泥泞,与前文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形成了从自然到人文的过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观察与感悟,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也体现了对社会事务的关注与责任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安昶
朝代:清

字叶琴,号蓉溪,江苏金匮(今无锡)人。诸生。喜临摹古帖,草书尤有名。
猜你喜欢

过淮阴祠

落日苍山道,淮阴祠下过。

祸生齐境土,功在汉山河。

野鸟啼新树,残烟带薜萝。

英雄千古泪,汾水一添波。

(0)

送尹商衡都黄门出狱

数月同幽难,一朝慨别离。

送行无喜色,居险有忧思。

好结诗书伴,不为贫贱移。

山林吾素志,应筮丈夫需。

(0)

有感八首·其八

有时乐兴至,触目更忧来。

时觉寸心郁,未能尽日开。

人谋尚消息,天意自安排。

将此百年志,空余万虑灰。

(0)

方君景大家赏菊分题得锦菊二首·其二

君家盛种一篱秋,锦菊还誇异品流。

雨里轻摇疑戏綵,风前谩舞讶缠头。

化机巧织尘难污,湛露深沾色更幽。

欢赏百年能几度,不妨引满酌金瓯。

(0)

题林君长荣幽居和姨夫方先生韵

绿阴深处结幽居,地僻依稀隐者庐。

绕舍半栽陶令菊,满窗尽积邺侯书。

踏残庭月夜吟句,斸破畦云晓种蔬。

教子暇时携酒伴,登山临水乐何如。

(0)

奉和袁主事游西湖韵

平湖四面绕孤峰,万顷无波一鉴空。

梵宇深藏青霭里,浮图高插白云中。

锦衣湿处沾荷露,画舫摇时漾柳风。

游遍六桥归路晚,夕阳斜抹半山红。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