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日登北山望竞渡》
《五日登北山望竞渡》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方传竞渡,多在屈平祠。

箫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

千桡速飞鸟,两舸刻灵螭。

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běishānwàngjìng
sòng / méiyáochén

nánfāngchuánjìngduōzàipíng

xiāomǎnliúshuǐfēngyānshēnghuà

qiānráofēiniǎoliǎnglíngchī

jìnláijiāngpànshuízhīqīngbáoér

翻译
南方流传着赛龙舟的习俗,大多在屈原的祠堂举行。
箫鼓声中,流水潺潺,风烟缭绕,彩旗飘扬。
众多船只如疾鸟般飞驰,两艘船雕刻着神灵的螭龙。
人们整天聚集在江边观看,又有谁知道,这不过是轻浮少年的游戏。
注释
竞渡:赛龙舟,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屈平祠:纪念诗人屈原的祠堂。
箫鼓:吹奏乐器和击鼓,用于庆祝活动。
灵螭:神话中的龙,常被雕刻在船头,象征吉祥和力量。
轻薄儿:指行为轻浮、不庄重的年轻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期间南方地区竞渡习俗的场景,以屈原祠为中心,富有节日气氛。诗人梅尧臣通过"箫鼓满流水"形象地写出比赛时热闹的音乐和喧嚣的场面,"风烟生画旗"则展现出龙舟竞渡时旗帜飘扬、如诗如画的景象。"千桡速飞鸟"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船只之快,仿佛能追上飞翔的鸟儿。最后,诗人感慨"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表达了对普通民众积极参与竞渡活动的欣赏,同时也暗含对那些只知游乐、不理解竞渡背后深意的轻浮之人的淡淡批评。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民俗活动的生动描绘。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和楚倅怀归

雨断他乡梦,风沉故国音。

山城黄叶落,兰畹白云深。

寄食衣裘敝,凭鞍岁月侵。

流尘昏斗剑,万里愧初心。

(0)

受誓戒

秋月净如璧,影著乌帽寒。

残梦未辞睫,疲驽兀难安。

龙津桥下路,灯火半斓斑。

中台门已敞,风细帘幕乾。

有司谨苛礼,高人窘微官。

(0)

次韵李子建春雨

玄云驾雨来,垂垂势未已。

双袖贮疏凉,六幕净馀滓。

锦飘风撼花,玉逗水循轨。

窗峰碧巑巑,陇麦青靡靡。

诗人笔欲髡,行子步难跬。

齑盐老青衫,文字乱乌几。

咄咄怪书空,呜呜热浮耳。

不肯卧南阳,刚学蛰龙起。

(0)

春日郊外·其二

谁家临水亚朱扉,楼外风闲柳线垂。

昨夜濛濛春雨小,杏花开到背阴枝。

(0)

点绛唇.富季申生日

花信争先,暗将春意传桃李。寿卿同醉。

绿野连珠履。麟阁丹青,眷注耆英裔。眉间喜。

日边飞骑。来促东山起。

(0)

天仙子.次富季申韵

飞盖追春春约伫。繁杏枝头红未雨。

小楼翠幕不禁风,芳草路。无尘处。

明月满庭人欲去。一醉邻翁须记取。

见说新妆桃叶女。明年却对此花时,留不住。

花前语。总向似花人付与。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