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童閒步上东城,凭眺危栏感慨生。
骨肉廿年悲聚散,林园十载话枯荣。
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
景物长存时事改,回头何所不关情。
扶童閒步上东城,凭眺危栏感慨生。
骨肉廿年悲聚散,林园十载话枯荣。
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
景物长存时事改,回头何所不关情。
这首诗名为《东城感赋》,是清代诗人林占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东城,凭栏远眺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扶童闲步上东城,凭眺危栏感慨生”,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带着孩子缓缓登上东城,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远眺远方,内心涌起无尽的感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骨肉二十年悲聚散,林园十年话枯荣”,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二十年来,骨肉亲人经历了聚散离合的悲欢,十年间,林园见证了生命的盛衰更替。这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表达了对生命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颈联“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转而描写眼前的自然景象。山峦从绿色的田野尽头缓缓升起,溪水在青色的池塘缺口处潺潺作响。这一联以生动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
尾联“景物长存时事改,回头何所不关情”总结全诗主旨。尽管景物永恒不变,但世事却在不断变迁。回首过去,每一件事都牵动着诗人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东城感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变迁时的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一览伤心稿。认年时、青绫帐里,班才薛貌。
忍把兰台悲秋语,谱出断肠声调。
尽一例、冷吟秋吊。只觉天风环佩响。
拍红牙、声欲穿云表。脂粉习,一齐扫。
玉台人本工烦恼。更何堪、鲲弦弹断,玉箫声杳。
自古清才妨浓福,毕竟聪明误了。
有多少、泪珠盈抱。
盥罢蔷薇窗下读,瓣香拈、敬为南丰祷。
名媛集,似君少。
陌上春如绮。赏韶华、香车宝马,笙歌丛里。
惟有梨花庭院静,花下重门悄闭。
任绿暗、苍苔生砌。
莺语似怜春寂历,便菱花、怕对人憔悴。
閒刻遍,琅玕翠。数枝玉盎遥相寄。
觉一室、琴书暗泽,国香清媚。
濯濯芳姿丛碧玉,似带幽人风味。
敢轻得、神仙分佩。
闺秀词坛君拔帜,读新诗、韫意无能会。
同心赠,宁无愧。
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
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
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
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销魂。
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
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
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
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