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禅月台看梅》
《禅月台看梅》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晴日禅台一树梅,似愁非怨向人开。

地销腊雪扶疏起,天近春云婀娜来。

立尽竹根空浩荡,坐移山顶更徘徊。

凌风却月诗何在,全藉清香发酒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禅月台边梅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晴日下的独特魅力。首句“晴日禅台一树梅”,简洁明快,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宁静的禅意世界。接着,“似愁非怨向人开”,赋予梅花以情感,仿佛它在向人诉说着某种深沉的情感,既不是忧愁也不是怨恨,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地销腊雪扶疏起,天近春云婀娜来”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销”与“起”,“近”与“来”的动态变化,描绘出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同时也烘托出了梅花在春日里的生机勃勃。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放,不仅增添了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降临。

“立尽竹根空浩荡,坐移山顶更徘徊”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他站在竹林深处,凝视着山顶上的梅花,似乎在与之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静默的观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敬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凌风却月诗何在,全藉清香发酒杯”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的层面。梅花虽美,但真正的诗篇却不在眼前,而是在那淡淡的清香中,在诗人的心灵深处。这清香不仅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也如同美酒一般,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感悟。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江行即事八首·其八

一重一掩翠参差,路入桃源客意迷。

江雾晓分山远近,浦鸥闲送棹东西。

颇欣岭表佳泉石,闻道江南多鼓鼙。

稚子候门应念我,提携来共此幽栖。

(0)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其四

秋风入虚堂,凄微带烟苇。

堂中拙居士,湛然如止水。

默坐观是心,自觉无纤滓。

不知读何经,但说舍利子。

心清闻妙香,天花散芳蕊。

含容河沙界,方寸知几里。

神光常在目,妙响不离耳。

处处获圆通,谁云钻故纸。

(0)

刘德秀县丞凡五和前篇仆亦五次其韵·其五

隐之刺五羊,归囊香一斤。

恕投湖亭水,内子无饭薰。

欲草廉吏传,恨无班马文。

此风一凋落,披靡如丝纷。

前身是香严,宿习今尚勤。

炉烟凝室炷,印篆缄雕纹。

嗜香犹有癖,于世已如云。

况今花木妍,香风度微芬。

节物岂不佳,老况难强欣。

太常斋日多,十饭九不荤。

唯有鼻孔香,时于静中闻。

未知刘季和,何如荀令君。

且当置是事,一笑同氤氲。

(0)

次韵美祖用元相韵以广后山之意读之汗下愧不自胜·其二

白璧光元在,青云路亦长。

海天从逐臭,郎署会含香。

唾玉分新句,浇愁浣俗肠。

从今秋夜枕,雾草厌闻螀。

(0)

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其八

君房言语举世无,射策未许蒙帝都。

巴人下里不足数,云韶九奏方纯如。

(0)

湖居无事日课小诗·其四

老向华胥占一窗,无心更梦小云郎。

城居可似湖居好,诗味颇随茶味长。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