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上歌·其三》
《汉上歌·其三》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悽断羊公石,多年卧草莱。

今人不堕泪,古字日生苔。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汉上歌(其三)》,是明代诗人王廷相所作。通过“悽断羊公石”这一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深沉哀婉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多年卧草莱”,进一步描绘了羊公石历经岁月沧桑,被荒草覆盖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历史遗迹逐渐被遗忘的感慨。这种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的无情与无情的历史,提醒人们珍惜眼前,铭记过往。

“今人不堕泪”,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感慨。在面对这样的历史遗迹时,今人却无动于衷,没有像古人一样为之动容,流下泪水。这不仅是对今人情感淡漠的批评,也暗含了对历史记忆逐渐流失的忧虑。

“古字日生苔”,以“古字”象征历史的痕迹,“日生苔”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自然侵蚀的过程。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羊公石这一具体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人类情感变化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曲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情赞歌,唤起人们对过去记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话旧赠钱冲斋观察·其一

忆昔承师范,萧斋只两人。

始从亲研削,直至命冠巾。

经历风波险,甘同疏水贫。

十年情意重,爱我比祥麟。

(0)

田家

柳阴荷锄归,豆荚未出土。

呼儿夜饭牛,昨宵有微雨。

(0)

送秦泾幼湜归合阳

相士常苦衣,相马常苦肥。

古来岂不然,勿谓今更非。

秦士焚舟来,超乘争腾希。

自许一战霸,空捩千钧机。

仍将片叶身,远向灞岸归。

灞陵夜半雪,南山夺光辉。

勾芒迟迟春,仓庚鸣不违。

浮云浩茫茫,安知所从依。

谡谡秋树林,下有双石扉。

逸竹閟青火,亦足忘寒饥。

去矣勿叹嗟,各自从风飞。

(0)

青芝坞吊鲍西冈墓·其二

叫群孤雁嗷嗷北,拂面清风习习南。

谁写诗人循吏墓,巉岩一片表无惭。

(0)

王文成断碑砚歌

谈兵早佩威宁剑,谪官独抱端明砚。

端明匪砚是断碑,割剩天边紫云片。

十二字余墨妙诗,节角依然露生面。

丞哉丞哉定谁负,镌名钤印相矜衒。

蛮烟瘴雨久沈霾,重扪十指精神见。

乃知古之学道人,定力非关出研炼。

君不见江岸衣冠匿影过,几曾寥廓捍虞罗。

厥后大功溃成九华坐,闻召即至回谴诃,此时此砚百遍凭摩挲。

想当下南昌,檄书快意蠲宿疴。

及其归阳明,语录微指醒群魔。

而于学道之人一一若无预,儒林将相史策空分科,何来高第弟子入室还操戈。

逆阉固无论,张桂庸足苛,只合携持二松四槐日对哦。

请因公砚质疑义,石不可转墨可磨。

(0)

聂王墓

墓门尽日锁烟萝,三尺残碑字半磨。

帝子不来云欲暝,古槐风里乱蝉多。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