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
《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林下诗中第一仙,西风吹到日轮边。

杜陵野客还惊市,国子先生小著鞭。

拈出老谋开宇宙,本来清尚只云泉。

新篇未许儿童诵,但得真传敢浪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iwángjiān簿xiānshēngqiújìnshī
sòng / yángwàn

línxiàshīzhōngxiān西fēngchuīdàolúnbiān

língháijīngshìguóxiānshēngxiǎozhùbiān

niānchūlǎomóukāizhòuběnláiqīngshàngzhīyúnquán

xīnpiānwèiértóngsòngdànzhēngǎnlà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充满了仙风道骨的意境。"林下诗中第一仙"一句,开篇即以超然物外的情怀,自诩为林间之首位仙人,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自然的情操。"西风吹到日轮边"则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西风轻拂,直至太阳边际,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杜陵野客还惊市"一句中,"杜陵野客"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某位隐逸之士,而"还惊市"则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惊诧与不屑。紧接着的"国子先生小著鞭"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掌控自如的情态,"国子先生"可能是指代自己或某位学者,而"小著鞭"则像是对学问生活的一种从容应对。

"拈出老谋开宇宙"一句中,"拈出老谋"表明诗人深思熟虑,以古人的智慧来开创新的天地。"本来清尚只云泉"则是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追求,认为最终的清高和尚美,只在于那宁静的云间泉水之中。

最后两句"新篇未许儿童诵,但得真传敢浪传"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严谨态度和独特标准。不仅诗作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方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诗篇传承。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与超凡脱俗的情怀,也透露了其对于学问、艺术及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书院杂咏.牡丹

今古几池馆,人人栽牡丹。

主翁兼种德,要与子孙看。

(0)

林知常惠白酒六尊仍示酒法作十韵谢之

老去生涯付杯酒,种秫辛勤三百亩。

东皋遗法嗟失传,蜜汁齑浆不通口。

迩来软饱经月无,岂有清欢对朋友。

百钱强就村媪醉,终夜蔬肠作雷吼。

先生祇把文字耕,妙意能施杜康手。

怜我新愁馀万斛,那更浇肠无五斗。

分惠青州六从事,秘法兼蒙传肘后。

便同北海歌不空,免似东坡叹乌有。

嗟予偃蹇老更饕,感激故人情意厚。

会须续遣白衣来,篱畔黄花欲重九。

(0)

家童拾栗因念亡儿作数语以写钟情之悲

去年觅栗嫌汝痴,责汝曾赋渊明诗。

今年栗熟不汝见,凄然白骨埋荒陂。

西风簌簌黄叶飞,家僮拾栗门前归。

汝兄汝妹争来取,汝父伤心泪如雨。

(0)

代妇人答

君勿题诗訾湘竹,君勿笑他儿女哭。

人为钟情故生爱,夫妇相思乃常态。

为君飘荡太无根,两脸尽是思君痕。

安得相依似双竹,长保千秋万秋绿。

(0)

悼僧德芬·其一

身著方袍十一年,缁林头角稍轩轩。

参禅早悟前三旨,学道思归不二门。

花落絮飞浮世尽,风清月白片心存。

异时我作高僧传,为记严公有此孙。

(0)

怀归预别同舍

长念双亲垂素发,不奉甘旨今数月。

溪山虽好何如归,吾心已逐秋云飞。

欲别良朋重呜咽,催人啼鸟声何切。

明日琴书随我东,何如尊酒重相逢。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