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自咏·其二》
《次韵自咏·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杂剧只如此,古人谁不然。

渭南寻竹坞,杜曲买桑田。

石裂山衔羽,松明火带烟。

夜深随射虎,归路恐迷阡。

(0)
注释
如此:像这样。
古人:古代的人。
然:这样。
渭南: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竹坞:竹林小屋。
杜曲:地名,唐代诗人杜甫曾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有田园的地方。
石裂:形容山石裂开。
山衔羽:山峰好像衔着羽毛,比喻景色奇特。
松明:松枝燃烧发出的火光。
烟:烟雾。
射虎:狩猎老虎。
迷阡:迷失在田间小路。
翻译
杂剧的表演就是这样,古时候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渭南寻找竹林小屋,去杜曲购置桑田作为产业。
石头裂开,山峰仿佛衔着鸟羽,松树燃烧的火光带着袅袅烟雾。
深夜里跟随狩猎队伍射杀猛虎,返回的路上恐怕会迷失在田间小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次韵自咏(其二)》,通过对杂剧生活的描绘和对古人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杂剧只如此”,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某种厌倦,认为杂剧般的繁忙或虚浮难以持久。接下来,“古人谁不然”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追求简静生活的认同,暗含对当下浮躁风气的批评。

“渭南寻竹坞,杜曲买桑田”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像古人那样远离尘嚣,去渭南寻找竹林小筑,或者在杜曲购置一片桑田,过着耕读生活,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理想。

“石裂山衔羽,松明火带烟”描绘了一幅山野夜晚的画面,石头缝隙间可见鸟儿栖息,松明火光在烟雾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夜深随射虎,归路恐迷阡”则透露出诗人虽然向往隐居,但仍保留着一丝英雄豪情,夜晚狩猎归来,担心迷失在乡间小道,显示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微妙批判,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双重人格特征。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宿灵岩寺

一径深通万壑间,翠微深处著禅关。

人从上界空中语,云自前峰阙处还。

古殿有基松叶暗,断碑无字藓痕斑。

偶因王事劳行役,也得浮生半日閒。

(0)

题高彦美山水图

青山岧峣倚晴宇,茅堂恍惚山阴墅。

花摇林影半潭春,松撼涛声千嶂雨。

鹤吟短策独幽寻,宝树金沙一径深。

山童昼煮溪中雪,老衲时听竹下琴。

上方楼阁无尘隔,露洗莲花满池白。

钟声五夜出岩扃,幡影半空疑海色。

几度孤琴伴往还,三竿红日扫松关。

猿声绿树山中静,鹿卧青苔石上閒。

达夫华胄爱山水,嘉遁丘园亦如此。

庭前潭影清道心,林下书声滴人耳。

呼儿扫榻迎客来,白日轩几无纤埃。

庞眉皓首花前醉,碧水青山画里开。

野夫亦有山阴兴,江路长吟葛巾净。

为爱江山如此图,閒看沙鸥水天永。

(0)

秋日閒居三首·其一

笑我起居处,寥寥一竹床。

长贫谙性命,多病识行藏。

地与红尘远,秋怜白日凉。

山僧久不至,木落井西堂。

(0)

述怀四首·其二

鲲鹏翔万里,鹪鹩在一枝。

大小各有适,进退岂无时。

胡为徇利禄,萦萦至死悲。

荣公行带索,陶氏恒苦饥。

至性苟无累,贫贱复何辞。

归去卧山中,斯人良可师。

(0)

题松溪书屋四首·其二

浮化万山里,山色何青青。

更于最深处,乃结一茅亭。

溪径饶芳草,旦晚饭仙苓。

澹泊有如此,曰惟养性灵。

(0)

诗崖漱玉

诗客留题不记名,模糊古刻读难成。

阴阴崖石封苔色,滴滴溪泉作雨声。

山月照来珠散乱,林风吹度玉琮琤。

望中便觉清人思,何必临流一濯缨。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