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据延祐残碑复名甘泉洞亭曰甘泉亭诗》
《据延祐残碑复名甘泉洞亭曰甘泉亭诗》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残断摩挲延祐碑,甘泉石下岂人为。

祇应题复甘泉洞,笑共山灵一语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据延祐残碑复名甘泉洞亭曰甘泉亭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残断摩挲延祐碑”,描绘了诗人抚摸着残破的延祐碑,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延祐碑可能是指延祐年间(元朝)的石碑,这里的“摩挲”不仅指触摸的动作,也隐含着对历史痕迹的细细品味和思考。

接着,“甘泉石下岂人为”,诗人将目光转向甘泉石下,提出疑问:难道这甘泉石下的景象是人为创造的吗?这里通过反问,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神秘与不可复制性,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后两句“祇应题复甘泉洞,笑共山灵一语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只有在甘泉洞处题字,才能与山中的灵性相呼应,共享一种超越世俗的对话。这里的“山灵”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神灵,也可视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通过与山灵的“一笑”,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微妙联系的独特洞察。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送张秀才从军

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

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

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

周粟犹不顾,齐圭安肯分。

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

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

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0)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五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0)

舟中晚望祝融峰

天际卓寒青,舟中望晚晴。

十年关梦寐,此日向峥嵘。

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

终当蹑孤顶,坐看白云生。

(0)

七言·其九十八

日影元中合自然,奔雷走电入中原。

长驱赤马居东殿,大启朱门泛碧泉。

怒拔昆吾歌圣化,喜陪孤月贺新年。

方知此是生生物,得在仁人始受传。

(0)

重赠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0)

幽兰五首·其二

帘委兰蕙露,帐含桃李风。

揽带昔何道,坐令芳节终。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