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泽三湘地,扁舟又此过。
风尘频跋涉,岁月易消磨。
独客怜吴语,閒吟入楚歌。
汀洲有兰芷,采采意如何。
七泽三湘地,扁舟又此过。
风尘频跋涉,岁月易消磨。
独客怜吴语,閒吟入楚歌。
汀洲有兰芷,采采意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湘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和淡淡的忧郁情调。
首句“七泽三湘地”,以“七泽”和“三湘”概括了广阔而多水的湖南地区,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宏大的背景。接着,“扁舟又此过”一句,点明了诗人此次乘舟经过湘河的情境,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经常往返于此地,或许有着某种难以割舍的情感牵绊。
“风尘频跋涉,岁月易消磨”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旅途中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人生苦短的感慨。其中,“风尘”不仅指自然界的风沙,也暗喻了人生的坎坷与磨难;“跋涉”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劳顿与不易。
“独客怜吴语,闲吟入楚歌”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心境。吴语和楚歌,分别代表了江南和楚地的方言与音乐,它们在这里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既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也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通过“怜”和“入”这两个动词,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既有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也有对当下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汀洲有兰芷,采采意如何”两句,以自然景物作为结尾,既是对湘河两岸美丽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兰芷,象征着高洁与美好,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品质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湘河舟行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有客居南亩,为农尚力耕。
春风茅屋静,旭日晓窗明。
碧涧连云色,晴江漱石声。
披烟晨起早,带月夜归清。
鸡犬声相闻,牛羊卧不惊。
阶前留晚翠,场圃迄秋成。
陶令偏成赋,庞公不入城。
朋来三径小,酒尽一壶倾。
化雨诗书泽,开云竹树情。
极知蒙帝力,聊用乐吾生。
理世徵髦士,周行列俊英。
他年来束帛,努力报荣名。
久客厌舟居,冲寒步沙碛。
披榛得微路,偶值高唐驿。
窗前十二峰,峨峨倚天碧。
其左连荆衡,其右控梁益。
宋玉不可招,阳台渺无迹。
驿楼枕其下,弘敞冠斯邑。
驿宰吾故人,相逢话畴昔。
邀我向茅茨,问我今何适。
慷慨具殽酒,侯鲭杂梨栗。
情真觉易醉,出门众山夕。
猿鸟互哀鸣,松风亦萧瑟。
虽云志四方,还洒杨朱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