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倅景城,民苏南皮。南皮斗门,厥绩今存。
在昔河流,西走燕魏。民困堤防,日忧理水。
舟楫壅遏,为弊仍岁。公作斗门,分水之势。
亦不役民,荷公之制。
公倅景城,民苏南皮。南皮斗门,厥绩今存。
在昔河流,西走燕魏。民困堤防,日忧理水。
舟楫壅遏,为弊仍岁。公作斗门,分水之势。
亦不役民,荷公之制。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官员为解决水利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与成就。诗中提到的“公倅景城,民苏南皮”表明这位官员在景城任职时,使得百姓得以从困境中解脱,生活得到改善。“南皮斗门,厥绩今存”则赞扬了他在南皮修建斗门的功绩,至今仍然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接着,“在昔河流,西走燕魏。民困堤防,日忧理水”描述了过去河流泛滥,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患之中,每日担忧如何治理洪水的情况。而“公作斗门,分水之势。亦不役民,荷公之制”则赞扬了这位官员采取了修建斗门的方法来分流河水,既解决了水患问题,又没有劳役百姓,展现了他体恤民情、智慧治理的执政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况,以及对官员个人行为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官员为民谋福利、改善民生的敬仰之情。
翩翩羽林儿,少学龙虎韬。
膂力过贲育,英风拥行旄。
展艺万人欢,上马盘弓韬。
怒挥鲁阳戈,倒刺寒潭蛟。
腰县繁弱弓,仰射太行猱。
北出雁门塞,从军树奇劳。
占辔李轻车,应募霍嫖姚。
羽檄动边序,烽火无昏朝。
分兵救广武,转战龙城郊。
投鞭瀚海浑,结阵阴山高。
朝擒左贤王,暮捣单于巢。
拓塞亘万里,夺旗列千遭。
边霜飞玉关,汉月照银袍。
疾风彯云斿,黄沙惊马镳。
天寒角筋劲,堕指如剪蒿。
岂不怀金闺,畏此简书遥。
仗义报明主,杀身诚足要。
穹林昨夜商飙起,面面芙蓉削空紫。
洞口寒泉一?垂,直泻银河数千里。
竹篱茅屋连山坡,上方楼阁惊嵯峨。
轻车细马谢尘迹,梵僧野老时相过。
渔翁独泛扁舟小,百尺丝纶青袅袅。
松声聒耳喧寒涛,澹澹长空绝飞鸟。
残月孤云几醉醒,蘋花洲渚芦花汀。
君不见磻溪钓叟年八十,一顾成周有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