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柏树下,结茅已成字。
定有素心人,岁晚此相聚。
遥想柏树下,结茅已成字。
定有素心人,岁晚此相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遥想在一片柏树林中,有一座茅屋已经建成,预示着有志同道合之士将在此相聚。"柏树下,结茅已成字",既展现了选址的雅致与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主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对文人雅集的期待。
"定有素心人,岁晚此相聚",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拥有纯净心灵、志趣相投的朋友能够在年末时节相聚一堂的期待与憧憬。这里的“素心人”不仅指品德高洁、心灵纯净之人,也暗含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人们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的契合与交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共鸣的氛围,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去年三月来吴中,欲拟看花无与从。
今年二月花偏早,发作无节雨与风。
前时晴明要寻赏,谓夸洛阳多不容。
我心岂是限南北,美好未必须深红。
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
因君见赠又及此,莫怪还思涧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