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风花山下飞,花飞欲尽山翁归。
归迟亦自忘形迹,但觉满地红依依。
馀花更惜随溪去,溪上游人山下路。
恋家渔父断来踪,避难刘郎记前度。
花开花落春风前,我昔与翁同少年。
祗今鹤去但华表,何处鸟啼悲杜鹃。
游人自游春日暮,从翁问花花不语。
且当向花日日醉,醉倒花前学花舞。
山上风花山下飞,花飞欲尽山翁归。
归迟亦自忘形迹,但觉满地红依依。
馀花更惜随溪去,溪上游人山下路。
恋家渔父断来踪,避难刘郎记前度。
花开花落春风前,我昔与翁同少年。
祗今鹤去但华表,何处鸟啼悲杜鹃。
游人自游春日暮,从翁问花花不语。
且当向花日日醉,醉倒花前学花舞。
这首元代诗人戴帅初的《飞花行赠马衢州》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以“山上风花山下飞”开篇,生动描绘了山间风起时,花瓣随风飘散,既有动态之美,又蕴含着一种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意境。
接着,“花飞欲尽山翁归”,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仿佛山翁在花飞之际悄然归来,既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人生的归隐之意。“归迟亦自忘形迹,但觉满地红依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归隐的主题,通过山翁的悠闲自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
“馀花更惜随溪去,溪上游人山下路”,诗人借花随溪流,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旅程和变化。而“恋家渔父断来踪,避难刘郎记前度”,则通过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历史往事的追忆,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花开花落春风前,我昔与翁同少年”,诗人回忆往昔,与山翁共赏春花,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青春岁月的感慨。最后,“祗今鹤去但华表,何处鸟啼悲杜鹃”,以鹤与杜鹃的象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