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尽有长生药,时人取用皆差错。
气候若飞沈,问君何处寻?
眼看犹不识,误向铅中觅。
此物没黄芽,徒劳岁月赊。
家家尽有长生药,时人取用皆差错。
气候若飞沈,问君何处寻?
眼看犹不识,误向铅中觅。
此物没黄芽,徒劳岁月赊。
这首《菩萨蛮》由唐代诗人陶埴所作,以隐喻的方式探讨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主题。全诗借用了“长生药”这一概念,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家家尽有长生药”,开篇即以“长生药”为引子,暗示了追求永恒生命的普遍愿望。然而,“时人取用皆差错”,指出人们在寻找和使用这些所谓的“长生药”时往往走错了路,表达了对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批判。
接下来,“气候若飞沉,问君何处寻?”通过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比喻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性,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深奥的问题:在这样变幻莫测的世界里,我们又该如何找到真正的“长生药”呢?
“眼看犹不识,误向铅中觅。”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即便眼前就有答案(这里暗指正确的追求方向),人们却常常因误解或偏见而错过,甚至错误地将希望寄托于错误的方向上,比如“铅”——在古代炼丹术中,铅被认为是制作长生不老药的重要材料之一,但实际上并不能实现这一目的。
最后,“此物没黄芽,徒劳岁月赊。”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强调了真正的“长生药”并非物质上的永生,而是内在的精神成长与智慧的积累。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反思和提升自我,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真正的价值和意义,避免徒劳无功地追求虚幻的永恒。
综上所述,《菩萨蛮》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揭示了人类对于生命本质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误区。
止水与明镜,鉴物察秋毫。
惟其无本心,赋形随物遭。
丑者亦不怒,妍者亦不惂。
妍丑秪自取,水镜无纷淆。
尝观古之人,卧龙实人豪。
宁静用致远,澹泊志何高。
纶巾而羽扇,被服儒者曹。
其材兼韩张,奚用持弓刀。
廖立将李平,废弃自所招。
及至闻亮终,抚心悲且号。
谓将左衽终,孰致诸王朝。
是诚水镜心,使我神魂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