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
《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全文
唐 / 唐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

蜀关蝉已噪,秦树叶应秋。

道路连天远,笙歌到晓愁。

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óngzhōushuǐtíngyànsòngfēixióngzhīguān
táng / tángqiú

qióngchénghántángduìlóu

shǔguānchánzàoqínshùyìngqiū

dàoliántiānyuǎnshēngdàoxiǎochóu

kānfēnmèihòucányuèzhènggōu

注释
寂寞:形容孤独、清冷。
邛城:古代地名,今四川邛崃。
寒塘:寒冷的池塘。
庾楼:古代建筑,可能指酒楼或高处的楼阁。
蜀关:蜀地的关隘。
噪:嘈杂,此处指蝉鸣声。
应秋:暗示秋天的到来。
道路:道路。
连天远:形容路途遥远,直通天际。
笙歌:笙和歌声,代指宴乐。
愁:忧愁。
分袂:分离,告别。
残月:即将消逝的月亮。
如钩:形状像弯钩,形容月亮的弧形。
翻译
寂静的邛崃城夜晚,寒冷的池塘映照着庾楼。
蜀地的蝉鸣已经响起,秦地的树叶似乎预告着秋天来临。
连绵的道路直通天边,笙歌直到破晓仍带忧愁。
无法忍受离别之后,残缺的月亮就像弯弯的钩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寂寞景象,诗人在邛城(今四川中部地区)的一座水亭中举行夜宴,送别即将离去的友人顾非熊。全诗以淡远的情怀和清冷的意境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蜀关蝉已噪,秦树叶应秋" 通过蝉鸣和树叶的声音强化了季节感和空间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

"道路连天远,笙歌到晓愁" 这两句则描绘出朋友离别时的路途遥远,以及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以及在清冷的月光下,更增添了一份离愁。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对友人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出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唐求

唐求
朝代:唐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猜你喜欢

昌甫诗来言九日是悼亡之日因答和及紫芝是日过城下·其二

紫芝九日上杭都,溪馆经从说大苏。

摇落风霜为搔首,病馀真是我非夫。

(0)

昌甫寄二绝和韵答之·其二

雨绝遥遥何许吟,一封得得乃斯寻。

直教宛转生新意,徒益凄凉老旧心。

(0)

书怀

老身閒淡复何求,常喜禅门举话头。

试问红尘未归客,渭清泾浊肯同流。

(0)

偶成·其九

病馀倦甚唯思睡,醉里欢来拟欲颠。

饮罢空山身老矣,梦回清暑意翛然。

(0)

暄风

暄风移日过庭皋,倦拨残书首重搔。

门外不知山远近,短墙横浸绿周遭。

(0)

十六夜月

去年倦卧关门睡,前岁扁舟烂漫游。

莫道迎檐一杯酒,婆娑孤影也扶头。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