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咏贫士七首·其三》
《和陶咏贫士七首·其三》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我家未为贫,尚有绿绮琴。

手虽不能弹,颇喜闻遗音。

时时命女奴,强于弦上寻。

听罢方寸适,取酒时一斟。

颜回与原宪,平日我所钦。

傥得从之游,虽贫亦甘心。

(0)
翻译
我家虽然不算贫穷,还有一把绿绮琴。
虽然我的手指不再能弹奏,却十分喜欢听那残留的琴音。
我时常吩咐女仆,试着在琴弦上寻找昔日的旋律。
听完琴音后心情舒畅,便取酒来小酌一杯。
颜回和原宪,是我平日里敬仰的人物。
如果能与他们为伴,即使生活清贫我也心甘情愿。
注释
绿绮琴:古代名琴,象征高雅的音乐生活。
遗音:指过去的琴声,或已故者的音乐才华。
女奴:古代主人身边的仆人,这里指负责照顾琴的人。
方寸适:内心得到安慰或平静。
颜回:孔子弟子,以贫穷而乐道著称。
原宪:孔子弟子,与颜回一样以清贫自守而受尊敬。
傥得:倘若能够。
甘心:心甘情愿,乐意接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家中虽然清贫,但仍然拥有心爱的绿绮琴,即便自己无法演奏,亦喜欢聆听那琴上的余音。通过命女奴强行于弦上寻找和拨弄琴声,诗人得以享受一丝丝的音乐之美。每当听到这琴声,心中就感到一份宁静与满足,于是取酒独酌,享受片刻的喜悦。

诗中的“颜回与原宪”指的是孔子的学生颜回和西汉时期的隐士原宪,他们都是品德高尚、生活简朴的人物。诗人表达了自己如果能够像他们一样,尽管生活贫困,也愿意去追随他们的隐逸生活,享受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喜爱,以及对古代贤士生活态度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物质贫乏、追求精神富足的心境。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持久而深沉的情感。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临江仙.春寒

准拟春来开大瓮,闭门空复咨嗟。

天晴几日不开花。明朝还复雨,碧藓上窗纱。

笋箯石林山下过,菜畦中有人家。

便思扶杖乞烹茶。有人徐出应,娇小似吴娃。

(0)

琐窗寒.咏骨牌

片片雕成,星星点就,绮窗游戏。

精莹可爱,雅称玉人纤指。

听玲琅、摩挲几回,大家促坐湘帘底。

早两三细数,高擎仙掌,怕人偷视。雕几。清于水。

苑错落敲棋,竹声更脆。三长四短,漫把闲愁句起。

卜相逢、团栾聚头,有时巧合心暗喜。

愿欢情、地久天长,莫学幺弦细。

(0)

念奴娇.与任青际饮

乾坤飒飒,且沽将枫叶,细评今昔。

笑问幽州今夜雪,可似鹴裘寒色。

市上吹萧,桥头卖酱,泪洒吴枫赤。

苏貂空黑,谢郎今已破贼。

不如冶叶昌条,青楼白社,磨灭人年月。

沥尽并刀悲壮血,看有何人怜惜。

白草关河,黄沙唐宋,只对孤鸿说。

醉浇三国,周郎江岸千尺。

(0)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村彭金粟王阮亭董文友赋八首·其四

后堂恰与中门近,当时日傍飞蝉鬓。

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侍儿前后逻,何计将他躲。

匿笑颤花枝,鞋尖露一丝。

(0)

望江南·其一四时幽居即景

江村好,柳眼乍舒青。

水涨红桥浮嫩鸭,阴浓绿树听啼莺。游赏及时新。

(0)

明月生南浦.远浦归帆

望里江光明似镜。一叶孤帆,摇曳斜阳影。

听水听风愁未稳。个侬归计今番准。

知否小楼人瘦损。说与归期,好共樵青等。

别绪乡心消不尽。故乡无恙鸥盟證。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