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阵鸡鸣了。听潇潇、雨声不住,天光渐晓。
料理行装催早发,多是崎岖山道。
况秋潦、行人更少。
夹路山花如堆锦,载秋光不尽车箱小。
丹砂颗,缀酸枣。长空不肯阴云扫。
荡烟丝、垂杨处处,凉蝉嘶老。
禾黍披离高原上,一夜西风吹倒。
涨溪水、孤村环抱。
转过云岗回头望,认依稀、高岭横天杪。
云又起,四山杳。
几阵鸡鸣了。听潇潇、雨声不住,天光渐晓。
料理行装催早发,多是崎岖山道。
况秋潦、行人更少。
夹路山花如堆锦,载秋光不尽车箱小。
丹砂颗,缀酸枣。长空不肯阴云扫。
荡烟丝、垂杨处处,凉蝉嘶老。
禾黍披离高原上,一夜西风吹倒。
涨溪水、孤村环抱。
转过云岗回头望,认依稀、高岭横天杪。
云又起,四山杳。
这首《贺新凉·雨中晓发南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晨行的画面。开篇“几阵鸡鸣了,听潇潇、雨声不住,天光渐晓”,以鸡鸣与雨声交织,渲染出清晨雨中的宁静与朦胧,天光微明,自然景象与人的活动相映成趣。
“料理行装催早发,多是崎岖山道”两句,点明了行旅的主题,同时通过“崎岖山道”暗示了旅途的艰辛,而“催早发”则透露出旅程的紧迫感。接下来,“况秋潦、行人更少”进一步强调了季节与环境对行旅的影响,秋潦使得道路更加泥泞,行人稀少,增加了旅途的孤独与挑战。
“夹路山花如堆锦,载秋光不尽车箱小”两句,以“如堆锦”的山花和“载秋光”的车箱,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旅途之乐的和谐统一,即使在艰难的行进中,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丹砂颗,缀酸枣”通过细节描写,将旅途中的小景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丹砂与酸枣,虽不起眼,却增添了旅途的色彩与趣味。
“长空不肯阴云扫,荡烟丝、垂杨处处,凉蝉嘶老”几句,描绘了天空的阴沉与自然界的生机,长空不晴,阴云密布,但垂杨轻摇,凉蝉哀鸣,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美。
“禾黍披离高原上,一夜西风吹倒”两句,将视线转向广阔的高原,一夜西风过后,禾黍倒伏,描绘出自然界的壮阔与力量。
“涨溪水、孤村环抱,转过云岗回头望,认依稀、高岭横天杪”几句,通过溪水涨满、孤村环绕、云岗回望、高岭横空的景象,展现了旅途中的变换与探索,同时也蕴含着对未知的期待与向往。
最后,“云又起,四山杳”以云起四山消失,象征着旅途的继续与未知的探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晨行的自然景观与行旅心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春寒未破,问几家院户,孕柳胎桃。
剪剪峭风,无情吹送燕飞劳。
乌衣旧巷斜阳冷,玉京楼也天高。
美人归否,江帆眼底,去浪滔滔。
忆共年时俊赏,尽搜烟药疄,斸露兰皋。
断梦再寻,穿栏芳径半青蒿。
花边绮想能多剩,剩来清泪沾袍。
凄然谁遣,将愁寄与凤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