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紫芝申之有月夜赓唱俾予续之》
《紫芝申之有月夜赓唱俾予续之》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楼高发兴微,山水自清辉。

有月略窥枕,无风时动扉。

他生嫌火食,投老羡空飞。

安得余卢赵,相从去不归。

(0)
注释
楼:高楼。
兴:兴起。
微:微小。
山水:山川水景。
清辉:清冷的光辉。
月:月亮。
窥:偷偷看。
枕:枕头。
扉:门扇。
他生:来世。
嫌:厌倦。
火食:烟火饮食。
投老:年老时。
羡:羡慕。
空飞:自由飞翔。
余卢赵:卢赵二人,指卢仝和赵师秀,古代文人。
相从:相伴同行。
去不归:不再回归。
翻译
登楼兴起微小的情感,山水自然散发出清冷的光辉。
月光偷偷洒在枕头上,无风时门扇也会轻轻摇曳。
来世恐怕厌倦烟火饮食,年老时更向往自由飞翔。
如何能像卢赵二人,一同远离尘世不再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开篇"楼高发兴微,山水自清辉",营造出一幅宁静的夜景图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高楼之上,远眺山水之美,而心中却无半点尘俗之念。接着"有月略窥枕,无风时动扉",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更深了一层地沉浸于静谧的夜色之中,月光如同清泉般流过枕畔,而周围无风,只是在静寂中偶尔传来轻微的门扉声响。

"他生嫌火食,投老羡空飞"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和物欲横流的不屑与超脱之情。"火食"象征着热烈而喧嚣的人间生活,而诗人却选择了背离这些,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即"投老羡空飞",表达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脱尘世的愿望。

最后两句"安得余卢赵,相从去不归",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理想中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之士,他们共同享受着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并且决心永不回头,这里的"不归"也象征着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和执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感,也展示了一种清新自然、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谢杨诚斋惠长句

平生久矣服时名,况复亲闻玉唾声。

便拟近师黄太史,不须远慕白先生。

巨编固已汗牛积,长句尤能倚马成。

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

(0)

渔舍新成

旋规渔舍傍溪山,山转溪回翠竹间。

閒看羽觞行诘曲,戏拈竿线弄潺湲。

浮家不入分风浦,归棹休寻落照湾。

谩说五湖烟浪好,几人险处得心閒。

(0)

寄韩判院南涧常伯之子

每思南涧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

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0)

和陆郎中

午庭风雨撼高槐,一洗城头十丈埃。

老子坐间寻句去,故人门外寄诗来。

劲锋久服穿杨妙,钝思深惭击钵催。

请佩左符君未可,要听吟思发春雷。

(0)

和丁使君惠赠·其二

杜老才高笔有神,却誇庾信句清新。

方惭丑女依西子,更觉常星望北辰。

眼底向来无作者,世间此去有诗人。

交情何似吟情好,托契犹堪慰老身。

(0)

和丁大卿韵

久回俗驾向山中,无复诗骚见古风。

方喜故人千里至,更容清夜一尊同。

宾筵谈笑知无敌,笔力追陪愧未工。

自古诗人难并世,归期那敢话匆匆。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