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连宵听雨,几日看秋,银宇乍新彩。
未忍抛纨扇,疏星下,乘鸾人自多态。步廊故在。
笑绣针娇眼谁待。
算多少、密意深帘底,近河汉微阂。槎海沉沉千载。
有最新机锦,时样眉黛。
知否钗尘洗,璇宫事、凄凉都付前代。鬓青未改。
怕损他、儿女欢爱。但天上佳期,都一晌镇无奈。
又连宵听雨,几日看秋,银宇乍新彩。
未忍抛纨扇,疏星下,乘鸾人自多态。步廊故在。
笑绣针娇眼谁待。
算多少、密意深帘底,近河汉微阂。槎海沉沉千载。
有最新机锦,时样眉黛。
知否钗尘洗,璇宫事、凄凉都付前代。鬓青未改。
怕损他、儿女欢爱。但天上佳期,都一晌镇无奈。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七夕之夜,连续几日聆听秋雨,欣赏着初秋的新气象,尤其是银色天空中的美丽景象。词人不舍弃象征着夏日的纨扇,仰望星空,想象着乘鸾仙子的多姿神态。漫步廊下,不禁想起昔日的绣针女工,如今又有谁在等待她们的巧手呢?
帘内的密意深深,仿佛近在咫尺却又被银河轻轻阻隔。词人感叹时光流转,千年如梭,人间的机锦和时尚的眉黛已非昔比,如同璇宫的凄凉往事,已成为前朝的记忆。词人的鬓发虽未改色,却担心岁月会消磨掉儿女情长。然而,天上的佳期虽美,却只能短暂存在,无法长久停留,让人感到无奈。
整首词以七夕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时空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