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卧影纷纷,谁谓晴光独映文。
放出馀香应十丈,为怜人共木樨闻。
成都高卧影纷纷,谁谓晴光独映文。
放出馀香应十丈,为怜人共木樨闻。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高处静卧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晴光照耀下的景象,仿佛在说,即便是在晴朗的日子里,也唯有文字能映照出这份宁静与美好。诗中“放出馀香应十丈”,形象地表达了香气弥漫的氛围,即使在十丈之外也能感受到其余韵。“为怜人共木樨闻”则流露出诗人对人们共同欣赏美好事物的感慨,将自然之美的享受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传递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翳然一林水,蒲稗相因依。
昔我届春游,涉夏转芳菲。
宿雨潴众浍,池痕漫以肥。
萝竹争空阶,灌莽司垣扉。
人影交湿光,深碧在巾衣。
薄日照难彻,绀绿蓊成围。
境寂虫逾武,人閒鸟息机。
蛙响竞中夜,到午力稍微。
一为摊书坐,散虑憺忘归。
初月澹微明,寒我莽回薄。
端居不自好,呼朋走东郭。
同游有童冠,步履亦参错。
周折历纡途,凭凌陟层崿。
峨峨百尺台,中有读书阁。
古堂绝潇洒,长檠罩翠幕。
有美共联翩,狂吟间浪谑。
城头更漏深,半下葳蕤钥。
送送出城闉,还订复还约。
黑云弥四山,骤雨天边落。
欲留不可留,欲去行且却。
屏憩石桥阴,高谈共商略。
邻翁借馀照,瓜果随意剥。
须臾雨色收,广陌净如濯。
携手踏歌还,褰裳复濡脚。
入门雨复滋,空斋转萧索。
呼童更旧衣,苦茗进一杓。
终宵不成寐,悬灯照屋角。
孟秋苦积霖,经旬不肯歇。
晚色稍澄霁,开窗陶嘉月。
金波荡漾明,半侵瑶池阙。
乍如一钩悬,散作千流沫。
孤云袅袅垂,忽与渔灯没。
舟人趁暮潮,进棹暗相拨。
水宿厌滞淫,临流暂披豁。
安得任公钓,下捣鼋鼍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