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四夜忆徐刺史》
《八月十四夜忆徐刺史》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桂华初发小堂东,绿芷红兰别一丛。

翡翠屏前秋寂寞,芙蓉塘外月朦胧。

宝书玉笈为谁隐,云锦霞笺还自封。

鸿雁不来秋又晚,故人闻巳到江东。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桂华、绿芷、红兰、翡翠屏、芙蓉塘、云锦霞笺等意象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既清雅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桂华初发小堂东”,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桂花刚刚绽放于小堂之东,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绿芷红兰别一丛”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色彩,绿与红的对比,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翡翠屏前秋寂寞,芙蓉塘外月朦胧”两句,通过“翡翠屏”和“芙蓉塘”的意象,以及“秋寂寞”和“月朦胧”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孤寂与神秘感的夜晚。翡翠屏似乎在诉说着往事的沉寂,而芙蓉塘外的朦胧月色,则增添了几分梦幻与遥远。

“宝书玉笈为谁隐,云锦霞笺还自封”两句,诗人借物抒情,通过“宝书玉笈”和“云锦霞笺”的隐喻,表达了对知识与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封闭。

最后,“鸿雁不来秋又晚,故人闻巳到江东”两句,以鸿雁不至和故人远去,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鸿雁的缺席象征着消息的断绝,而故人已至江东,则意味着距离的遥远与相聚的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孤独与寂寞的体悟,以及对友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翁通判挽词·其一

处己先能俭,为官易得清。

长卿诗最好,叔度德难名。

归旐郴江远,新坟秀岭平。

松楸本相望,惆怅不堪情。

(0)

马桥秋月

石梁横卧清溪曲,波光上下风吹绿。

海东推上月轮来,鳞龙闪闪浮寒玉。

昔人呼为饮马泉,至今饮者谁投钱。

吟馀不觉露华重,桂花香堕绡衣寒。

(0)

句·其五

罗列全如斗极星。

(0)

饯江东绣使庸斋赵玉堂二首·其二

福星分野大江东,道味蓬山聚话中。

漠漠暮云诗兴感,依依何日酒樽同。

虚心无我爰咨度,养气知言协粹冲。

望切衮归基宥密,可能无梦到周公。

(0)

题丹见庞居士图·其二

岩前花发四时春,岩下风光日日新。

大化周流常不息,谁能伴汝说无生。

(0)

题李氏敬聚堂·其六

人言尔祖玉蕴石,传到儿孙蓝出青。

眼底桐枝多秀色,早令授业各专经。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