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新茶,消夜永。风过花梢,露滴鹦哥醒。
斜月窥人穿曲径。一桁湘帘,波漾销魂影。
篆烟残,莲漏静。清浅银河,秋近明如镜。
小擘兰笺吟未稳。点注霜毫,满砚流云冷。
煮新茶,消夜永。风过花梢,露滴鹦哥醒。
斜月窥人穿曲径。一桁湘帘,波漾销魂影。
篆烟残,莲漏静。清浅银河,秋近明如镜。
小擘兰笺吟未稳。点注霜毫,满砚流云冷。
这首清代杨芸的《鬓云松令·和纫兰妹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夜晚画面。诗人以煮新茶驱散长夜孤独,通过风过花梢与露水打湿鹦鹉的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月光斜照,穿过弯曲的小径,映照在湘帘上,波光粼粼,仿佛带着一丝离愁。篆香燃尽,漏壶中的时间悄然流逝,夜深人静。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了秋夜的银河,明亮如镜,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诗人内心的清澈。诗人轻拈兰笺,欲提笔吟咏,但思绪未定,墨水流动,仿佛带走了些许凉意。整首词以写景抒情为主,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捕捉。
前年柯山芳意早,肯使寒梅例枯槁。
溪边几树发偏繁,墙角数枝看更好。
玉颜冒雪不奈寒,香心怯雨尤相恼。
南枝烂漫北枝催,空惜飘零缀芳草。
朅来海角风景迟,经冬不见端可疑。
红萼涉春才似染,青苞映日未全披。
千山隔兮万山阻,想见瑶英讵如许。
一枝谁与寄相思,回首旧游心独苦。
胜绝剡溪边,巢枝度半年。
燕回衔落絮,鱼涌接飞泉。
丹鼎山头气,茶炉竹外烟。
幽居己成趣,佳句若为传。
金庭洞在桐柏山,山高一万八千丈。
中有神仙不死区,郁郁黄云覆其上。
透岩流壑绕四旁,面势参差皆意向。
鸡登天姥有时闻,鹤在沃洲何待放。
彩衣大胜宫锦袍,白发奉亲仍敬养。
异才争出辅清朝,爽气自惊游碧障。
古来无位有重名,吾家谪仙陆鲁望。
平生愿到犹不谐,矧复区区走俗状。
桃源康乐旧乡存,路接风烟甘远往。
渡江正谓九华丹,石笋飞泉归指掌。
鸾翔鹄浴传异时,列岫方池闲想像。
剡溪随处可卜居,乘兴扁舟正相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