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冰销快水程,不知青女解藏冰。
芦花多处竹阴底,砌作瑶堤不计层。
道是冰销快水程,不知青女解藏冰。
芦花多处竹阴底,砌作瑶堤不计层。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巧妙的设问,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道是冰销快水程,不知青女解藏冰。”这里,“道”字用得非常传神,它既可以理解为询问的语气,也有告知的意味。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引出了一个自然界中的奇观——即便是严冬,大地上的积雪已经融化,河流里的水也随之迅速流淌,但却不知道那位传说中的“青女”(通常指代冰雪女神)是如何解冑其身藏起这份寒冰的。这种设问带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好奇和探究。
“芦花多处竹阴底,砌作瑶堤不计层。”在这两句中,“芦花”与“竹阴”相得益彰,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用“多处”二字,形容了芦花遍布的丰富和自然,而“砌作瑶堤不计层”,则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量的追求与欣赏。在这里,“瑶堤”指的是由珍贵的石头堆砌而成的长坝或堤岸,既是实景描写,也蕴含着诗人对于精致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说,这四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把握,而且也透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绝妙境界的情怀。
欲将刀笔润王猷,东去先分圣主忧。
满扇好风吹郑圃,一车甘雨别皇州。
尚书碛冷鸿声晚,仆射陂寒树影秋。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
边寇日骚动,故人音信稀。
长缨惭贾谊,孤愤忆韩非。
晓匣鱼肠冷,春园鸭掌肥。
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