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之灵灵也优,让忠十侍总高俦。
鸿都门学千群满,西邸官钱亿万浮。
强项子孙必致鸟,刀馀父母竞为鹠。
桓不作家真可叹,尧堪比德又何羞。
宣陵孝子供除拜,傅母司徒任索求。
灵罼已成文囿乐,鸡蜺枉作寺堂忧。
三十六方归异术,百千党狱尽名流。
一自武蕃违禁轴,谁怜张俭望门投。
俊顾及厨空标榜,梁砀林虑且夷犹。
中庸天下嗤胡广,解祸西行忆贾彪。
铜臭盈朝谁共理,黄巾满世孰同雠。
人之云亡邦殄瘁,瞻乌爰止日惊眸。
汝南月旦更题品,乱世奸雄窃计谋。
虺蜴虽除狼虎至,后汉之倾岂无繇。
灵帝之灵灵也优,让忠十侍总高俦。
鸿都门学千群满,西邸官钱亿万浮。
强项子孙必致鸟,刀馀父母竞为鹠。
桓不作家真可叹,尧堪比德又何羞。
宣陵孝子供除拜,傅母司徒任索求。
灵罼已成文囿乐,鸡蜺枉作寺堂忧。
三十六方归异术,百千党狱尽名流。
一自武蕃违禁轴,谁怜张俭望门投。
俊顾及厨空标榜,梁砀林虑且夷犹。
中庸天下嗤胡广,解祸西行忆贾彪。
铜臭盈朝谁共理,黄巾满世孰同雠。
人之云亡邦殄瘁,瞻乌爰止日惊眸。
汝南月旦更题品,乱世奸雄窃计谋。
虺蜴虽除狼虎至,后汉之倾岂无繇。
此诗《灵帝》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对灵帝时期的描述,揭示了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现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灵帝时期朝廷内外的复杂局面。
首句“灵帝之灵灵也优”以“灵灵”形容灵帝,暗示其统治下的混乱与不安。接着“让忠十侍总高俦”一句,通过对比忠臣与佞臣的地位,揭示了朝廷内部的朋党之争,以及忠良被压抑的现实。
“鸿都门学千群满,西邸官钱亿万浮”描绘了灵帝时期文化繁荣与财政腐败并存的景象。一方面,鸿都门学士云集,学术氛围浓厚;另一方面,西邸官僚挥霍无度,国家财富流失严重。
“强项子孙必致鸟,刀馀父母竞为鹠”通过形象的比喻,讽刺了那些因坚持正义而遭受迫害的忠良及其家庭成员的悲惨命运。同时,“桓不作家真可叹,尧堪比德又何羞”表达了对桓帝不作为的批评,以及对圣君如尧的向往。
“宣陵孝子供除拜,傅母司徒任索求”则反映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孝子被迫参与政治活动,而傅母司徒则利用权势进行索求。接下来的几句“灵罼已成文囿乐,鸡蜺枉作寺堂忧”通过对比,揭示了灵帝时期表面的文治与实际的内忧外患。
“三十六方归异术,百千党狱尽名流”指出灵帝时期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与冲突,以及大量案件的审理情况。最后,“一自武蕃违禁轴,谁怜张俭望门投”表达了对张俭等人因避难而遭遇的悲剧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灵帝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深刻现实,以及对当时政治领袖的批判与对正义的呼唤。
夏山太浓春浅淡,惟有秋山最可人。
小别田盘过岁半,白云绿岫如相亲。
岫态云容还似旧,流泉之畔松阴茂。
凭高意趣合杳冥,得妙心神忘去留。
心神意趣适所如,山庄静寄名实符。
太行之阳有盘谷,琼台中天而悬居。
时时钟磬下云间,疑有佺期相往还。
却笑苦求万年药,不及乐此一日閒。
黄鹤山樵自逸民,玉崖范生亦高士。
一时酬倡留墨戏,致我兴勃掀髯起。
摹将皴法石为根,枯枝不约秋与春。
更森筠箨苍岩畔,崛强飘萧率可人。
图成自视笑绝倒,笔法何须论嫩老。
寓意风流聊尔为,刻楮求工见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