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嘉平月,霜轻草未摧。
岩花开自好,可但放疏梅。
已是嘉平月,霜轻草未摧。
岩花开自好,可但放疏梅。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已是嘉平月",点明时间已进入冬季的佳期,暗示着一种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霜轻草未摧",轻霜覆盖大地,却未能摧残草木的生命力,展现出自然界坚韧不拔的一面。
接下来的两句"岩花开自好,可但放疏梅",将视角转向了岩石间和稀疏的梅花。"岩花开自好",即使在岩石缝隙中,花朵也能绽放出自己的美丽,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由。"可但放疏梅",则以梅花的疏影淡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静谧与高洁,梅花虽不张扬,却以其独特的风姿,展现了冬日的另一番韵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冬日自然界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高洁品质,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季节的美感与哲思。
芙蓉居右,华盖居后。象居其间,不几培塿。
爰架余宫,爰栖余踪。坐而睨之,主卑客崇。
卑者当足,崇者当目。
崇卑不同,余却得象之精,忘象之形。
筑堂对象,拔翠横青。有粲兮色,有涵兮德。
柳下之介,伯夷之特。颜之坐忘,孔之屏息。
彼混莫伦,余配以仁。彼矫莫亲,余交以神。
无彼无此,孰主孰宾。余爱之溺,孰不云癖。
象山难忘,道山可易。于彼游心,于此扫迹。